1、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作物抗逆性、固氮。
2、巨大芽孢杆菌:解磷(磷细菌),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机磷的功效。
3、胶冻样芽孢杆菌:解钾,释放出可溶磷钾元素及钙、硫、镁、铁、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
4、地衣芽孢杆菌:抗病、杀灭有害菌
5、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包括根结线虫),对鳞翅目等节肢动物有特异性的毒杀活性。
6、侧孢芽孢杆菌:促根、杀菌及降解重金属,。
7、胶质芽孢杆菌:有溶磷、释钾和固氮功能,分泌多种酶,增强作物对一些病害的抵抗力。
8、泾阳链霉菌:具有增强土壤肥力、刺激作物生长的能力。
9、菌根真菌:扩大根系吸收面,增加对原根毛吸收范围外的元素(特别是磷)的吸收能力。
10、棕色固氮菌: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增产。
11、光合菌群: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力部队。
12、凝结芽孢杆菌:可降低环境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提高果实中氨基酸的含量。
13、米曲霉:使秸秆中的有机质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提高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
14、淡紫拟青霉:对多种线虫都有防治效能,是防治根结线虫的生防制剂。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
在微生物界,有一群被称为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灭虫英雄,它们在数百年前就开始默默协助人类对抗害虫,守护农作物。
然而,直到近百年,人们才开始深入了解这些细菌的功绩。
苏云金杆菌,学名Bacillusthuringiensis(B.t.),简称为Bt,是因其在1901年由日本的石渡繁胤首次在病害蚕蛾中发现而知名,尽管最初的样本未能保存。
1911年,德国的贝尔奈重新从面粉厂的粉螟中分离出具有强大杀虫力的菌株,并正式命名苏云金芽胞杆菌。
自20世纪20年代起,Bt开始大规模生产,用于防治欧洲玉米螟。
1950年后,人们发现Bt的杀虫活性源于其在形成芽孢时产生的晶体蛋白。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是通过发酵培养这种细菌制成的生物制剂,它自然存在于土壤和水中,形成伴孢晶体,具有杀虫效果。
当害虫食用含有Bt的农作物时,伴孢晶体在害虫体内溶解,释放毒素破坏消化系统,导致病状,最终导致害虫死亡,这个过程大约需要48小时。
Bt杀虫剂相较于化学农药具有显著优势,如无毒于人畜,对天敌友好,不污染环境,且没有残留,产品安全可食用。
尽管存在抗药性风险,但相对化学农药来说较慢。
在使用时,应注意保护蜜蜂和家蚕,避免对水生生物和农作物产生影响,并遵循严格的防护措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