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醇、丙烷、丙酮、丙酸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丙酸、丙醇、丙酮、丙烷。
原理解释如下:
一、化合物类型与沸点
这四种化合物中,丙醇和丙酸属于醇类与羧酸,而丙烷属于烃类,丙酮则是一种酮类。一般来说,醇类和羧酸由于存在氢键作用,其沸点相对较高;而烃类通常沸点较低。
二、相对分子质量与沸点
在这四种化合物中,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其次是丙醇,然后是丙酮,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越强,导致沸点越高。因此,丙酸与丙醇的沸点高于丙酮和丙烷。
三、氢键与沸点
丙醇和丙酸由于含有羟基或羧基,可以形成氢键。氢键的存在显著提高了这些化合物的沸点。而丙酮虽然含有酮基,但并不形成有效的氢键。因此,丙醇的沸点高于丙酮但低于丙酸。
四、分子结构与沸点
丙烷作为最简单的烷烃之一,其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范德华力。由于烃类分子间作用力相对较小,因此丙烷的沸点在这四种化合物中最低。
综上所述,由于化合物类型、相对分子质量、氢键形成和分子结构的不同,导致了丙醇、丙烷、丙酮和丙酸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丙酸、丙醇、丙酮、丙烷。
丙酮沸点范围
丙酮的折光率介绍如下:
折光率1.3588。
一、简介
丙酮是无色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辛辣甜味)。
易挥发。
能与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仿、乙醚及大多数油类混溶。
相对密度(d25)0.7845。
熔点-94.7℃。
沸点56.05℃。
折光率(n20D)1.3588。
闪点-20℃。
易燃。
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0.7ml/kg。
有刺激性。
二、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熔点(℃):-94.6
相对密度(水=1):0.80
沸点(℃):56.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0
分子式:C3H6O
分子量:58.08
饱和蒸气压(kPa):53.32(39.5℃)。
燃烧热(kJ/mol):1788.7
临界温度(℃):235.5
临界压力(MPa):4.7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24
闪点(℃):-20
爆炸上限%(V/V):13.0
引燃温度(℃):465
爆炸下限%(V/V):2.5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三、化学性质
丙酮饱和脂肪酮系列中最简单的酮。
有特殊气味,能溶解醋酸纤维和硝酸纤维。
丙酮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植物界主要存在于精油中,如茶油、松脂精油、柑橘精油等;人尿和血液及动物尿、海洋动物的组织和体液中都含有少量的丙酮。
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55%~12.8%(体积)。
蒸气压(kPa):53.32(39.5℃)。燃烧热(kJ/mol):1788.7。辛醇-水分配系数(KOW):-0.24。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丙醇、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丙酮的羰基能与多种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例如催化氢化生成异丙醇,还原生成频哪醇;与氨衍生物、氢氰酸、炔化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等。
丙酮还能进行α氢的反应,例如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自身或与其他化合物发生类似羟醛缩合反应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