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会计理论体系;创新;完善;环境因素;具体方面会计理论体系也称为会计理论结构,是由会计理论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会计理论体系体现了各种会计理论之间的逻辑依存关系,一个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系统的认识会计的本质与会计发展的规律,从而使我们更好地解决会计实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一个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也为我们进一步开拓新的会计理论研究领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所以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将关系到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完善。
一、新世纪会计理论体系面临的新挑战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要素将主要由资本、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和人才,知识和人才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
这种生产要素的转化必然带来会计环境的变化,也必然对会计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要求。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会计面临的客观环境的主要特点:(1)主体多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市场国际化,我国经济结构将产生主体多元化,那就是不仅有国营经济,还有中外合资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外商投资经济等,这样一来,经济结构主体多元化带来的利益冲突将日益突出,竞争将日趋激烈;(2)金融市场化。
由于金融市场化必然带来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资产将成为最重要的经营资产,金融市场将成为最有活力的市场;(3)市场信息化。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创新不仅产生了信息产品、信息市场,而且使任何经济都离不开信息。
尤其是市场运行更不能离开信息;(4)人力资本化。
伴随知识经济、技术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在生产要素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人不仅是生产者,而且是财富创造者,人力已成为宝贵财富。
但人力必须是具有知识的人力,所以学习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十分必要;(5)经营形式多样化。
随着企业资本经营社会化、市场化,企业经营形式必然多样化,企业不得不在更大规模和更合理的结构上经营,为此,企业形式将逐步向公司化、集团化、股份化推进,这就必然带来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即管理思想、管理观念、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的重大变革;(6)计算机网络化。
迎合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浪潮,任何单位和部门都将全面启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化、信息化高潮,将促使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结构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
从以上对目前会计环境新特点分析,我们会发现会计环境的新变化必然对传统会计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我国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以物质和货币为对象,它所反映的资产内容狭窄、产权观念陈旧,特别是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人才智力投入仅作为企业的一项成本费用或作为一项无形资产简单地予以反映,这些理论和方法在传统经济时代,有其存在的客观性。
但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创新体系,以充实填补现行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及空白。
二、会计理论体系创新与完善的具体方面1.会计目标理论。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整个会计理论体系和会计实务都是建立在会计目标的基础上。
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企业的全新资本,作为关键性、主导性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发展领域,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知识和创新。
因此,会计目标应主要转为:关心企业人力资本拥有量及其能力的增长,反映企业人力资源价值量的大小,体现人力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会计权益理论。
会计准则是随着会计反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产生了新的会计要素、新的核算内容,例如人力资源价值如何确认、计量,如何纳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4.会计假设理论。
会计假设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基础,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但这些前提条件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会计假设必须作相应的变化。
因此,对会计期间的改革,应变定期为随期或实期,划小会计期间,随时动态地反映会计信息,掌握会计资料,更好地为经济决策服务。
持续经营假设,由于新技术革命带来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随时有破产、清算、兼并的可能。
货币计量假设,单纯用货币计量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希望能提供更多的面向未来的有用的、非货币信息,如绩效评价仅仅靠货币计量是不够的,还需要非货币计量。
10.会计资产记录理论。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记录的内容、范围必须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规范,以使会计记录内容完整无缺,特点是将长期没有反映的人力资产和知识资产价值正确地反映出来,以表明企业的人才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和技术成果。
以资投资者、债权者以及有关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了解,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1.会计资产效益理论。
企业的收益是人力资产与物力资产共同使用的结果,应当共同分享剩余价值。
目前,在财务会计中,要求资产的计价一般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资产价值构成一般以投入成本为基础,再考虑新增值的影响,人力资产价值的构成应与之相对应,既要考虑投入成本,又要考虑人力资产产生的新增价值。
12.会计资产报告理论。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报告的改革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重构会计报告体系。
会计报告体系应由通用会计报表系统和专用会计报表系统组成,实时报告与定期报告相结合;二是丰富会计报告的内容。
由于人力资产的资本化,在会计报告反映的内容上应反映人力资产的情况和人力资本取得的效果;三是改革编报时间。
传统企业会计报告的编报时间是定期的,是一种间隔时间相等的报告制度,但由于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周期短,应改变等距报告为实时和随时报告,根据需要随时提供会计报告资料;四是改革报告传递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传递会计报告,实现会计报告信息网络化,使会计信息更好地有效地为信息使用者服务。
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方便地获取和分享,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交流。
这种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趋势使得知识的传播和利用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5.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断提升: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需要具备更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6.重视可持续性和环保:知识经济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注重利用可再生资源和绿色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其特点包括知识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新与创造力的重要性、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普及、对知识和技能的高要求,以及可持续性和环保的重视。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知识经济的核心特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