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牙膏配比中,由于作为增量剂和粘结剂的含水硅酸钠较多,使牙膏带有一种涩苦味道,且时间一长容易固化。
其扩散性和稳定性均不佳。
为了改变苦、涩的感受,往往需要多加些糖精及乙醇等添加剂。
但如果用量过多也会产生异味感,且不能长期保存。
鉴于上述问题,采用湿式法生产平均粒子直径为30~100m脂的非晶性硅酸,使牙膏质量明显提高,其最佳粒径为40~80mμ,使用感和稳定性不佳,而大于100mμ时则有一种粗涩的感觉,且有害于牙齿。
如采用含水硅酸平均凝聚粒径为5~20μ最佳范围为10~15μ,每克吸液量为0.0~1.5CC,可得到具有良好扩散性的牙膏组份。
上述含有硅酸的使用量占总量的1~20%,最好是5~15%。和钙质研磨剂并用时,用量少于1%,则扩散性差,大于20%,则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本专利采用的钙质研磨剂有第二磷酸钙、第三磷酸钙、碳酸钙、焦磷酸钙等,常用的为第二磷酸钙,用量在20~50的范围内,钙质研磨剂和无水硅酸总量应在50%以下,以使牙膏具有良好的扩散性。
作为粘结剂的组份有:骏甲基纤维素、角义胶、藻酸、藻酸丙二醇酯、氢乙基纤维素等,用量为0.3~10%。
保湿剂有:甘油、山梨醇、丙二醇、聚乙烯醇等,用量为15~35%。
用作香料的化学物质,一般要求常压下的沸点在50~150℃的范围内。
属于这类化合物的有:乙酸甲酯、乙酸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醇、丁醇、甲乙酮、叔丁基甲基酮、乙醛、丁醛等酯类、酮类、醛类、醇类等有机华化合物,可采用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用量在0.02~0.5%。
此外,还应加入一定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起泡剂、水、甜味剂及某些虫齿预防剂和杀菌剂。作为齿病预防剂的有:氟代磷酸钠、氟化亚锡、氟化钠等氟化物、二氢胆甾醇、二脲基醋酸盐。
由上述组份配制的牙膏除污力强,香料等组份可迅速扩散,无涩味,稳定性好,便于长期保存。以重量百分数计算其具体配方如下:
(1)第二磷酸钙
37
含水硅酸(平均粒径90mμ平均凝聚粒径13mμ吸液量(0.75CC/g)。
8
山梨醇
20
角义胶
1
糖精
0.1
月桂基磺酸钠
2
香料Ⅰ
1
水
残留
(2)第二磷酸钙
35
含水硅酸(平均粒径50mμ平均凝聚粒子径9μ吸液量(1.0CC/g)。
10
山梨醇
20
羧甲基纤维素
1
糖精
0.1
月桂基磺酸钠
1.5
香料
1
水
残留
(3)焦磷酸钙
35
含水硅酸(平均粒径60mμ平均凝聚粒径10μ吸液量(1.0CC/mg)。
6
山梨醇
20
羧甲基纤维素
1
糖精
0.1
氟代磷酸钠
2
香料
1
水
残留
香料Ⅱ的组份为:
绿薄荷油
40
香芹酮
14
薄荷油
10
薄荷醇
15
对丙基茼香醚
8
橙油
2
丁香芬
1
叔丁基甲基酮
10
薄荷醇在牙膏中的作用是什么
牙膏的主要成分通常有以下几种物质:
一、摩擦剂
如碳酸钙、磷酸氢钙、焦磷酸钙、二氧化硅、氢氧化铝;
二、保湿剂
如甘油、山梨醇、丙二醇、聚乙二醇和水;
三、表面活性剂
如十二醇硫酸钠、2-酰氧基键磺酸钠、月桂酰肌氨酸钠;
四、增稠剂
如羧甲基纤维素、鹿角果胶、羟乙基纤维素、黄原胶、瓜尔胶、角叉胶等;
五、甜味剂
甘油、环己胺磺酸钠、糖精钠等;
六、防腐剂
如山梨酸钾盐和苯甲酸钠;
七、活性添加物
如叶绿素、氟化物;
八、色素
九、香精
牙膏用香料主要是薄荷。
牙膏的选择
普通牙膏具有一般牙膏共有的作用,如果牙齿健康情况较好,选择普通牙膏即可。
含氟牙膏是在普通牙膏的基础上添加氟化物,可以提高牙齿的抗腐蚀能力,降低龋齿发病率,但也有副作用。
氟的防龋作用与产生毒性间的界限很小,国家标准规定,含氟牙膏可溶氟或游离氟量应在0.05%至0.15%之间,儿童含氟牙膏可溶氟或游离氟量应在0.05%至0.11%。
选择含氟牙膏时,要注意查看标签标识氟含量是否在国家标准的规定范围之内。
药物牙膏是在普通牙膏基础上添加药物,能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但药物牙膏的药物难以在短时间内发挥药效,而且还有药物耐药性等问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