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拼音2英文参考3国标编号4CAS号5中文名称6英文名称7N甲基苯胺的别名8分子式9外观与性状10分子量11蒸汽压12闪点13熔点14沸点15溶解性16密度17稳定性18危险标记19主要用途20健康危害21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22实验室监测方法23环境标准24泄漏应急处理25防护措施26急救措施1拼音。
Njiǎjīběnàn
2英文参考
Nmethylaniline
3国标编号
61756
4CAS号
100618
5中文名称
N甲基苯胺
6英文名称
Nmethylaniline
7N甲基苯胺的别名
甲基苯基胺
8分子式
C7H9N;C6H5NHCH3
9外观与性状
无色到红棕色油状液体
10分子量
107.15
11蒸汽压
0.13kPa/36.0℃
12闪点
78℃
13熔点
57℃
14沸点
196.2℃
15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
16密度
相对密度(水1)0.99;相对密度(空气1)3.70。
17稳定性
稳定
18危险标记
14(毒害品)
19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及用作溶剂
20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可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造成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肾损害。
急性中毒:表现为口唇、指端、耳廓紫绀,出现恶心、呕吐、手指麻木、精神恍惚;重者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出现呼吸困难、抽搐等,甚至昏迷、休克。可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和肾损害。
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21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性:家兔经眼:20mg(24小时),中度***。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重度***。
对生物降解的影响:水中含量1mg/L以下时,亚硝化毛杆菌合NH3氧化的能力被抑制约50%,含量100mg/L时,抑制90%。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22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23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5mg/m3[皮]。
24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到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或高温装置除去。
25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带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护服: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注意检测毒物。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26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甲基苯胺是什么毒
冰毒——甲基苯丙胺
分子式C10H15N
砒霜——三氧化二砷
分子式As2O3
芥子气——二氯乙硫醚(侵华日军731部队的的毒气实验)。
分子式(ClCH2CH2)2S
大麻——大麻酚
分子式C21H26O2
DDT(滴滴涕)——2,2-双(4-氯苯基)-1,1,1-三氯乙烷。
分子式C14H9Cl5
二恶英——二氧杂芑(毒性最强的化学物类别——“世纪之毒”)。
其中以分子式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为毒性最强。
呋喃丹——2,3-二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基-甲基氨基甲酸酯。
分子式C12H15NO3(剧毒农药)
多氯联苯
分子式C12H10-xClx
戴奥辛——1968年日本食物油中毒事件
其中以以2,3,7,8-四氯联苯戴奥辛(2,3,7,8-TCDD)之毒性最强。
尼古丁——烟草中的有毒物
分子式C10H14N2
亚硝胺——强致癌物,存在于腌制食品等
化学式NH4NO2
海洛因——二乙酰吗啡
分子式C21H23NO5
1.金属为类金属常见的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锰、镍、铍、砷、磷及其化合物等。
2.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3.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4.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对保证农作物的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如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5.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属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应用广泛的有机芗帘健⒓妆健?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
6.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可释放出游离单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酚醛树脂遇热释放出苯酚和甲醛具有刺激作用。
某些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受热、氧化而产生毒性更为强烈的物质,如聚四氟乙烯塑料受高热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吸入后引起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常用的单体多数对人体有危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