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鸡的健康状况时,要特别留意以下可能的大肠杆菌症状:。
0-42日龄:鸡只可能出现早期症状,如体温正常但精神状态明显下降,表现为萎靡不振。
食欲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采食减少或不食的情况。
此外,观察到鸡只离群呆立或蹲伏不动,冠髯颜色异常变为青紫色,眼虹膜呈现灰白色,视力可能出现问题,如视力减退或失明。
随着病情发展到43-120日龄,症状更为明显:鸡只的羽毛会变得松乱,肛门周围可能有粪便污染,粪便颜色可能变为绿色或黄白色且呈稀状。运动能力下降,可能表现为蹲伏、站立困难,甚至出现不愿动或跛行。
内脏器官也显示出病变,如肝和关节肿大,肠道粘膜有出血和溃疡,心包发炎,同时可能出现腹腔积液和卵黄。这些症状表明鸡的健康状况严重,患病比例大于10%,死亡率也可能因此上升超过5%。
一旦发现鸡出现以上任何症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隔离并寻求兽医的专业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i)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组传染病,目前危害养殖业严重的主要是猪大肠杆菌病、禽大肠杆菌病、兔大肠杆菌病等。
病原是肠道杆菌科埃希氏属的大肠埃希氏菌(E.coli),简称大肠杆菌。
根据大肠杆菌的菌体抗原(O)、表面原(K)和鞭毛抗原(H)的组合不同,可将本菌分为不同的血清型。
迄今为止已知的血清型大约有数千种之多。
大肠杆菌的症状有哪些表现图片
家禽大肠杆菌病(鹅俗称“蛋子瘟”)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是目前危害我国家禽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应以预防为主。禽大肠杆菌病主要症状表现为:
(1)生产性能大幅度降低雏禽或肉禽患大肠杆菌病后,食欲减退或废绝,生长缓慢或停滞,死亡率很高,危害极大。
患病母禽的产蛋率突然下降30%~40%,康复后多不能恢复其产蛋能力。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出现大量死胚,孵化率低。
患病公禽阴茎充血肿大,失去交配能力。
(2)导致家禽发生胃肠炎家禽精神不振,呆立或挤堆,缩颈,闭眼,不愿行动,羽毛松乱,排黄白色稀粪或绿色粪便,病禽肛门下方羽毛潮湿,污秽,粘连。
(3)发生输卵管炎和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能导致家禽发生慢性输卵管炎,腹腔内出现大量的浅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包心、包肝)和游离卵黄,造成腹膜炎,外观腹部膨胀,呈“垂腹”现象。
预防禽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措施如下:
(1)改善家禽的饲养环境目前,我国的养禽场或养禽户已经认识到“禽大肠杆菌病是环境病”。
因此,应为散养家禽提供舒适洁净的养殖环境,保持禽舍干燥卫生,改善通风,降低灰尘,减少氨气含量,定期对禽舍、运动场、用具、设备等进行全面消毒。
(2)免疫预防对种禽进行免疫接种后,具有一定的保护率,并对雏禽有一定的被动保护作用。详细免疫方法应按照疫苗产品标签标定的方法进行。特别强调:种鹅应在产蛋前2~4周内免疫注射1次大肠杆菌疫苗。
(3)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生素如新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等等治疗禽的大肠杆菌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