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网和因特网是两个常被提及但有所区别的概念。
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由许多个网络组成,连接着全球各地的设备,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它可以让这些设备在全球范围内交换信息、共享资源。
因特网使用各种协议和技术,如TCP/IP、HTTP、SMTP等,使得各种设备和系统都可以互相通信和交换信息。
而万维网(WorldWideWeb,简称WWW或Web)是因特网上的一个子系统,它是一个基于超文本(Hypertext)的信息检索系统。
万维网使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来描述和组织信息,通过超链接(Hyperlinks)将不同的信息连接起来。
这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链接来浏览和获取各种信息。
万维网还使用各种Web技术,如HTTP协议、Web服务器、Web浏览器等,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和交互Web上的信息。
举个例子,当你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址并按下回车键时,你的计算机就会通过因特网连接到对应的Web服务器,请求获取该服务器上的Web页面。
Web服务器会返回一个HTML文件,该文件描述了Web页面的结构和内容。
浏览器会解析这个HTML文件,并将其渲染成用户可以看到的页面。
这个过程中,你的计算机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就是通过因特网进行的,而你所看到的Web页面则是万维网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而万维网是因特网上的一个基于超文本的信息检索系统。
因特网为各种设备和系统提供了通信和交换信息的基础设施,而万维网则为用户提供了浏览和获取信息的便利方式。
因特网到底是什么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计算机不但开始用于生产、科研,而且还用于国防领域。
于是产生了“阿帕网”(ARPANET)。
后来又分为军用和民用两部分,并使用了“网络协议”(IP)。
因特网便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也由此而得名。
因特网为人们提供了全新、多样的通信交流手段。
目前全世界的因特网用户已达1亿,网络已经进入个人通信、教育、新闻、娱乐与商业等诸多领域。
其中电子邮件是目前一种普及的个人通信方式,也是因特网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
因特网对于科研、新闻、教育及医疗等领域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资源共享,包括信息资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资源与存储能力资源。
正是基于因特网这一突出特点,方使这几个领域网络化最早、最快。
据统计,因特网用户的年增长率在15%~20%之间。
因特网的迅速普及蓬勃发展,已成为新的商业热点。
目前网络商业总额已突破了100亿美元,到2001年可望达到2200亿美元。
国际互联网Intemet,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及试验场。
近年来,Intemet的用户数量呈爆炸性地增长,连人Intemet的计算机不止千万,可见其规模之大。
Intemet是使用公共语言进行通讯的全球计算机网络,其含义是国际互联网络。
它类似国际电话系统——无人拥有或控制整个系统,而以大型网络的工作方式进行连接。
在因特网络上,WWW可为用户查看文档提供一个图形化且易进入的界面,这些文档及其之间的链接,组成了信息“网”,WWW上的文件或页面是相连的。
通过单击特定的文本或图像链接其他页面,称为超级连接。
页面包含有文本、图像、声音及动画等内容。
将这些页面置于世界任何地方的计算机上,就可通过因特网在世界范围内访问它。
Internet具有以下特点:(1)Intemet用户与应用程序,不需了解硬件连接的细节,可为用户隐藏网间网的低层节点。
(2)能通过中间网络收发数据与信息。
(3)网间网中所有计算机,可共享一个全局的标识符,即名字或地址集合。
(4)不必指定网络互连的拓扑结构,特别是在增加新网时,不要求全互连,亦不要求严格星形连接。
(5)用户界面独立于网络,就是说建立通信与传送数据的一系列操作,与低层网络技术及信宿机是无关的。
总之,Internet网,在逻辑上是统一的、独立的,在物理上则由不同的网络互连而成。所以它的用户是不关心网络的连接,而只关心网间所提供的丰富资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