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磁感应现象指的是在变化磁通量的作用下,导体中会产生电动势。
这种电动势被称为感应电动势或感生电动势,如果将导体形成闭合回路,感应电动势就会驱动电子流动,形成感生电流。
通常认为迈克尔·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这一现象,尽管FrancescoZantedeschi在1829年的工作可能已有预见。
2.电磁感应是指磁通量变化导致感应电动势产生的现象。
这一发现在电磁学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揭示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而且为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提供了实验基础,对社会的工业化和科技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电磁感应的发现标志着一场工业和技术革命的开始,它在电工、电子技术、电气化和自动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如果闭合回路是一个多匝线圈,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可以表示为ε感=-nΔΦ/Δt,其中n是线圈的匝数,ΔΦ是磁通量的变化量,Δt是变化所用的时间,ε感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其单位是伏特。
电磁感应通常用于发电机中,俗称为磁生电。
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明,当磁通量穿过回路发生变化时,回路中感生电动势ε感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即ε感=-ΔΦ/Δt。这一定律解释了以下几点:
-当磁通量增加时,感生电动势为负值,表明感生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在中学物理学习中,通常会分开讨论物理量的大小和方向;
-感生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而不是与磁通量的绝对值成正比。
例如,一个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即使线圈内磁通量达到最大,其变化率为零,感生电动势也为零;反之,当线圈穿过磁通量为零时,磁通量的变化率达到最大,感生电动势也达到最大值。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释不了动生电动势
E=nΔΦ/Δt(普适公式)
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n△φ/△t,当磁感应强度不变而回路面积在变化时,此回路中的电动势就是动生电动势。
由此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如图,金属棒ab向右匀速运动,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说明回路中有感应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算出这个过程中的平均电动势E=B△S/△t=BLvt/t=BLv,又因为整个回路中只有金属棒ab在运动,也就是回路的电动势只有ab贡献,说明金属棒ab因平动产生的动生电动势为E=BLv。
把感应电动势区分为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根本区别在于磁场是否变化,磁场不变则产生的电动势是动生电动势。
磁场变化产生的电动势是感生电动势。
当然,可以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同时产生。
因此,磁棒插入线圈,不论以谁作为参考系,都是感生电动势,不能因为磁棒运动了就说是动生电动势,因为此时电动势成因并不是因为洛伦兹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