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要举报的问题核实无误,举报人在举证过程中语言夸张或表述不准确、不严密的情况,不构成过错,不会被视为侵权,因此不会有法律后果。
2.在实名举报过程中,即使存在一些小偏差,只要举报内容属实,举报人通常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理应大胆进行实名举报。
3.举报人的身份信息通常不会被公开。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有义务保护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并为其保密。
4.希望以上内容能够为您提供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
第一百一十一条: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们保守秘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