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板的读音是:xiānwéibǎn。
纤维板的拼音是:xiānwéibǎn。词性是:名词。结构是:纤(左右结构)维(左右结构)板(左右结构)。注音是:ㄒ一ㄢㄨㄟ_ㄅㄢˇ。
纤维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人造木板的一种。利用木材、竹材或其他植物纤维原料,经过打碎、蒸煮和纤维分离之后压制而成。有硬质、软质两种。硬质纤维板可作家具、房屋内部装修和包装箱等用材。软质纤维板为隔热、吸声等良好材料。
二、引证解释
⒈人造木板的一种。利用木材、竹材或其他植物纤维原料,经过打碎、蒸煮和纤维分离之后压制而成。有硬质、软质两种。硬质纤维板可作家具、房屋内部装修和包装箱等用材。软质纤维板为隔热、吸声等良好材料。
三、国语词典
分解木材或其他植物,取得其中的纤维材料,添加松脂、石棉、防火剂等,经过成型、热压等手续所制成的建筑材料。多用作壁板、隔热板、隔音板等。
四、网络解释
纤维板由木质纤维素纤维交织成型并利用其固有胶粘性能制成的人造板。
制造过程中可以施加胶粘剂和(或)添加剂。
纤维板又名密度板,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素纤维为原料,施加脲醛树脂或其他适用的胶粘剂制成的人造板。
制造过程中可以施加胶粘剂和(或)添加剂。
纤维板具有材质均匀、纵横强度差小、不易开裂等优点,用途广泛。
制造1立方米纤维板约需2.5~3立方米的木材,可代替3立方米锯材或5立方米原木。
发展纤维板生产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纤维板的缺点是背面有网纹,造成板材两面表面积不等,吸湿后因产生膨胀力差异而使板材翘曲变形;硬质板材表面坚硬,钉钉困难,耐水性差。
干法纤维板虽然避免了某些缺点,但成本较高。
我国纤维板生产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起飞于9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纤维板产量大幅度增长,2005年首次突破2,000万m3到2011年的4,954万立方米。
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1年河南省纤维板的产量达698万立方米,比2010年增长44.87%,占全国总产量的14.09%。
紧随其后的是广西、江苏和山东,分别占总产量的12.84%、9.76%和8.56%。
2012年1-7月我国纤维板的生产量达到了29805100.39平方米,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11.3%。
关于纤维板的成语
咸与维新后台老板创业维艰纤纤弱质板板六十四举步维艰进退维艰骑鹤维扬拍板成交。
关于纤维板的词语
拍板成交举步维艰创业维艰老古板咸与维新进退维艰其命维新物力维艰骑鹤维扬后台老板。
关于纤维板的造句
1、基材对接合点的破坏弯矩、刚性效率影响较大,两个性能指标的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竹集成材、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
2、积极采用秸秆等产品制作植物纤维板。
3、这些盒子的基本款由中密度纤维板配岑木木皮制作而成。
4、铝纤维板与背后空腔组成的吸声结构具有明显的共振吸声特性。
5、削片机作为生产人造板和纤维板的主要设备之一,已经被大量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纤维板的详细信息
什么是刨花板名词解释图片
朋友你好!
“坐板儿”从字面上理解的名词解释就是“在板儿上坐着”,可这一坐真正是非同小可,在局外人看来,不就是在板儿上坐着吗?又不让你们干重体力活,这不挺好吗?唉!此言差矣,此言差矣!。
首先说时间,正式的“坐板儿”是每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早晨8:30至11:30三个小时,下午时间稍短,从2:00至4:30两个半小时,每天差不多五个半小时,这还不算晚上从7:00至9:30看电视时的两个半小时,这两个半小时的“坐板儿”的要求还不那么严格,加一块总共八个小时,正好符合《劳动法》的法律规定。
其次说这“板儿”,就是在一水泥台儿上粘铺了一层类似于刨花板的东西,上面刷着一层紫色的油漆,可以说是坚硬无比,关键是“硬”!。
第三说姿势,“坐板儿”的姿势分两种:一种是“盘腿儿”,一种是“抱腿儿”,不管是哪种姿势,都要求嫌疑人腰板挺直,必须的!而且身体不能晃动。
差不多每15分钟换一次姿势,视“光头党”的心情而定,如果“光头党”今天的心情不错还好;如果“光头党”今天因为对自己将要面临的审判焦虑、忧心忡忡,那“济公”就完了,“歇逼”了,那可能半小时才换一次腿。
所以“坐板儿”的时候就特别恨自己当初在外边的时候为什么就没有珍惜有靠背椅的时光呢?原来身体放松地坐在有靠背儿的椅子上,不用自己的肌肉和脊椎保持躯干的垂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最后说这“坐板儿”的感觉,嫌疑人刚进来“坐板儿”的半小时问题不大,从这半小时之后,就体会到“坐板儿”的厉害了,那感觉用“如坐针毡”来形容异常之恰如其分!“盘腿儿”时时间稍微长一点儿,因为腿部的血液循环不畅,你突出的感觉就是腿麻,很多“济公”在“坐板儿”时猛的一站起来,都会险些摔倒,即使是不摔倒,走路的姿势特像八十多岁的小脚罗圈腿的农村老太太!“抱腿儿”的时间稍微一长,因为人上半身的重量全加在臀部里头的那两个骨头尖儿上,你会感觉屁股生疼,“坐板儿”坐的久了,一星期以上,所有的人的屁股上都无一例外的起了茧子,就像是屁股上长了两只眼睛。
如果你在洗浴中心看到某人的臀部上有此现象,那丫一定是刚从看守所里出来,绝对的!所以如果让嫌疑人在干体力活和“坐板儿”两者之间选择的话,很多人宁可、一定会选择前者。
在上午11:30及下午4:30之后,这帮嫌疑人无不急赤白脸的抢着往墙壁上靠,占一个位置,能够抢得先机靠墙的无不如释重负,深切感受到被解放的幸福。
“嘭!嘭!”
这是有人因为“坐板儿”时快坚持不住了,稍微动了动上身,便被“光头党”一或二用脚踹后背传来的声音,其他“济公”们闻讯便急忙迅速调整好姿势,以免被人当鼓来锤,而因为“坐板儿”姿势的问题被“光头党”一或二指出妈长有逼这一事实,更是小菜一碟、屡见不鲜、不在话下。
“坐板儿”时人们面对的方向和晚上看电视时的方向相反,因为进看守所时已经迷失方向了,也不知道这些人目前面临何方。
在头顶两米左右,有一窗户,当然配备有铁栏杆,这就意味着人在号里无论如何也不会看到窗外,窗外的草、窗外的猫、窗外的树、窗外的房子、窗外的一切,只能看到窗外的混沌的天空。
在这窗户的右下角,有一监控摄像头,管教们坐在监控值班室里,足不出户就可纵览各个监室里嫌疑人的一举一动,可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在上午和下午“坐板儿”期间,嫌疑人们相对比较放松的时间段是安排上厕所的时候,在号里,上厕所也有一专有名词——“放茅”,小便叫“放小茅”,大便当然相应的叫“放大茅”。
在看守所里去厕所不是随随便便想去就去的,得定时,正式的“放茅”时间是每天上午十点以后依次“放小茅”,每天下午两点以后轮班“放大茅”。
“放大茅”一般每人可以分得巴掌大的被撕开的报纸两到三张,如果赶上号里没报纸了,那对不起,只能从茅坑里用手撩水“水洗屁眼”;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给你拉屎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分半钟,因为人太多了,轮一个遍起码得俩小时,你这儿刚酝酿出来,那边儿已经在喊“起!”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