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芯的主要成分都是石墨。
其实铅笔的笔芯是用石墨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
如"h"即英文"hard"(硬)的词头,代表粘土,用以表示铅笔芯的硬度。
"h"前面的数字越大(如6h),铅笔芯就越硬,也即笔芯中与石墨混合的粘土比例越大,写出的字越不明显,常用来复写。
"b"是英文"black"(黑)的词头,代表石墨,用以表示铅笔芯质软的情况和写字的明显程度。
以"6b"为最软,字迹最黑,常用以绘画,普通铅笔标号则一般为"hb"。
考试时用来涂答题卡的铅笔标号一般为"2b"。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
铅笔是什么材料做的
1、铅笔芯的材料主要是石墨,铅笔帽材料主要是聚酯材料,铅笔杆主要材料是木材。
铅笔的历史非常悠久,它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那时的铅笔很简陋,只不过是金属套里夹着一根铅棒、甚至是铅块而已。
但是从字意上看,它倒是名符其实的。
2、1564年,在英格兰一个叫巴罗代尔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种黑色矿物——石墨。
很快,当地的一些牧羊人发现,可以用石墨在羊身上画上记号。
受此启发,人们把石墨块切成小条拿来写字和绘画。
但石墨条很容易弄脏手,而且容易折断。
1761年,德国化学家法伯尔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先把石墨矿石研磨成粉末,用水冲洗去杂质,获得纯净的石墨粉;接着,他又在石墨粉中掺入硫磺、锑、松香等物质;然后再将这种混合物加热凝固,并压制成笔的形状,这是铅笔最早的雏形。
3、现在铅笔类型包括有:“原木笔杆”、“磨尖笔杆”、“带帽铅笔”。
“普通笔杆”,就是铅笔生产厂家将铅笔芯用木杆压住,这种铅笔需要消费者将笔尖削出后才能使用;另外在普通铅笔杆的末端有一小块橡皮,在书写错误时,可以把笔反过来擦除错误,较方便,由美国画家阿曼发明。
“磨尖笔杆”,就是一种将铅笔杆加工出一定长度笔尖进行销售的铅笔半产品。
“带帽铅笔”,就是由铅笔杆和铅笔帽组合而成。
4、注意事项:其实铅笔芯并没有毒,铅是有毒的,而制造铅笔芯的主要原料是石墨和粘土,所以铅笔芯无毒。
铅笔杆的外表有包裹模或采用铅笔漆技术,一方面可保护笔杆,另一方面增加美观,但是颜料中都会含有微量重金属,少量的接触不会有影响,但是咬笔杆吃到嘴里还是不妥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