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由西向东的桥依次为:
1永乐桥(连通三条石大街—五马路)
位于三岔河口的永乐桥享有“天津之眼”的美名,上下两层,设有餐饮、娱乐、休闲等设施,集交通、观光、游览功能于一体。
永乐桥摩天轮直径达100多米,通透的48个座舱可容纳300多位游客同时观光,转一周大约需要三四十分钟。
摩天轮可将你带到120米左右的高空,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致尽收眼底,堪称名副其实的“天津之眼”,可与英国泰晤士河畔著名的“伦敦之眼”相媲美。
2金钢桥(连通大胡同—中山路)
金钢桥始建于清光绪29年(1903年),俗称老桥,是海河最著名、最重要的桥梁之一。
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后,将总督衙门移驻天津,并在河北新区修建了火车总站(北站),方便京津往来。
1903年车站建成后,从新车站修通一条直达衙署的大马路,命名为大经路(中山路)。
为连通海河南岸城区,同年将窑洼木浮桥改建成开启式钢架桥,称金钢桥。
因不能负重,1924年又建成一座大型钢梁双叶立转开启(八字形)式桥,行船顺畅。
新的金钢桥改建于1996年,为双层拱桥,造型新颖,美观壮丽,具有时代感。
3狮子林桥(连通通北路—狮子林大街)
狮子林桥始建于1974年。
为确保海河通航要求,有关部门于2003年对狮子林桥进行顶升,当时尚属国内首例。
同时,桥头的4座石狮修葺一新,又在桥上新塑大小狮子1177只,共计1181只,狮子雕像神态各异,或仰天长啸,或闭目养神,或低头沉思,或欢腾雀跃,绝无重样,桥中“狮子林”可谓中国一绝。
4金汤桥(连通水阁大街-建国道)
金汤桥,“固若金汤”之桥。
它始建于清光绪32年(1906年),是由天津海关道和相关租界当局、外国公司合资,将此地浮桥改建而成的三跨平转式可开启钢结构桥梁,也是国内目前仅存的同类桥梁。
在天津,金汤桥又是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
在平津战役中,多路攻城的解放军官兵于1949年1月15日凌晨在此会师,天津解放,所以该桥也被天津人民亲切地称之为“会师桥”。
5进步桥(连通通南路—进步道)
1976年天津地震后建成的进步桥(原通南桥),最初因可直达南马路而得名,是连通河北、南开、和平三区的交通枢纽。
6北安桥(连通福安大街—胜利路)
北安桥原为木结构,早在民国初年就是连接意租界与日租界的重要桥梁。
抗战胜利后,此桥改建为水泥灌桩桥,名为胜利桥。
1975年改建为3孔拱形钢混结构,更名为北安桥。
近年改造后的北安桥借鉴了法国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的特点,桥头雕像采用西方古典主义表现形式,内容上以中国“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题材,寓意东、南、西、北四方平安。
另外,桥栏基柱上的4尊乐女雕像也是神采飞扬,与桥两侧的几十盏欧式雕塑灯相映成趣。
7大沽桥(连通大沽北路—五经路)
“日月双辉”的大沽桥由两个不对称的拱圈构成,弧长140米、高39米的大拱向东,采太阳光芒;弧长116米、高19米的小拱向西,与月为伴。
双拱向外倾斜,共由88根吊杆系于桥身两侧,如此设计真正实现了横跨的意义,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创举。
在2006年国际桥梁大会上,大沽桥一举获得世界著名桥梁大奖——尤金•菲戈奖,全球每年只有一座桥梁能够获此殊荣,代表了世界建桥技术的最高水平。
8解放桥(连通解放北路—海河东路)
建成于1927年的解放桥(旧称万国桥)由当时的法国工部局修建,为中孔双叶立转式开启桥,开启之时气势恢宏,巨轮畅行无阻。
万国桥将老龙头车站与英、法租界连通,熙攘繁华。
近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解放桥得以整修翻新,恢复了原有的开启功能。
9赤峰桥(连通赤峰道—华昌道)
赤峰桥主桥横跨130多米,引桥为互通式立交桥。主桥塔高64米有余,好像风帆。塔底为船形建筑结构,是一处视线上佳的游览平台。远远望去,赤峰桥犹如海河上扬帆而来的一艘巨轮,蔚为壮观。
10金汇桥(连通保定道-海河东路)
金汇桥最大的亮点是西岸桥头的帆形主塔,寓意着时代大潮拉动城市金融发展,天津正乘风破浪,日益繁荣。
11大光明桥(连通曲阜道—十一经路)
大光明桥桥头的4座欧式“射手座”雕塑气势宏伟,金碧辉煌,体现了人们崇尚自由、光明的文化内涵。
桥栏上的“日月星辰”主题雕塑也很引人瞩目,其中的“日”象征如日中天,是生命的源泉;“月”代表家好月圆;“星”寓意正直、明朗;“辰”蕴含爱与美、公平与高尚的内涵。
12金阜桥(连通蚌埠道—十三经路)
蚌埠桥采用轻型非对称结构,主桥与两侧如飘带造型的人行桥构成了完美的三维结构,给游客以轻盈通透的空间感。
13直沽桥(连通奉化道—大直沽西路)
直沽桥的主跨度近140米,由众多飞跨拱、钢结构“花瓣”和吊杆构成。远望直沽桥,轻盈灵巧,动感十足,是艺术空间设计与建筑美学的经典之作。
14刘庄桥(连通琼州道—大直沽中路)
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小刘庄渡口就已出现。
1959年渡口原址建成开启式木结构浮桥(8只木船编组而成),连通河东、河西两区。
1976年改建为开启式钢丝网水泥船浮桥(6只钢丝网水泥船)。
1992年在此建成天津市区第一座独塔斜拉桥。
15光华桥(连通新围堤道—东兴路)
光华桥的主跨梁像一艘航母横卧在海河上,底部装饰巧妙绵延,与上部栏杆设计一气呵成,设计中的景观效应与功能使用完美统一,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16国泰桥(连通小围堤道—规划路)
人称国泰桥像海河上的美丽彩虹,观光客可乘电梯来到“彩虹”之巅,一览津城美景。
17富民桥(连通洞庭路—富民路)
富民桥为单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结构稳定,设计新颖,堪称国内首创,施工难度和技术含量也是首屈一指的,其景象之壮观令人叹服。
18海津大桥(连通黑牛城道—昆仑路)
海津大桥与快速路、地铁高架桥融为一体,桥体3层,南北方向长1800多米,东西方向长1000米有余,是市区东南立体交通大动脉。
狮子林桥在哪里建的
天津大爷跳水都在海河有狮子林桥开始。
狮子林桥是一座横跨海河的拱形大桥,全长96.6米,该桥桥顶上有两只巨大的石狮子,桥身上有诸多小狮子,颇受游客欢迎,是天津一景。
从天津站出发,大约2公里即可抵达。
狮子林桥下海河水深6.5米,水面到桥面在7米左右,从桥上跳下并不会触到河底。
天津大爷们的跳水方式颇具特色,跳水前会有开场白,并与现场观众互动,幽默风趣,伴随着一声声地惊叹声或赞扬声,他们或前空翻或后空翻跳入水中,姿势各异。
对于天津跳水大爷短视频,有评论戏称,天津大爷们的跳水已经成为天津民间的“6A级”景点,成为各地游客来天津必打卡的一景。随后网友们又将其“升级”为“8A级”景点,以显示其不可替代性。
天津河北区文旅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在天津,大爷们跳水是一项民间自发形成的体育运动,并不属于景区范畴,也不在该局的管理和职责范围内。
天津市地形地貌
天津市地质构造复杂,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积物覆盖。
地势以平原和洼地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渐下降。
北部最高,海拔1052米;东南部最低,海拔3.5米。
全市最高峰:九山顶(海拔1078.5米)。
地貌总轮廓为西北高而东南低。
天津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地形,平原约占93%。
除北部与燕山南侧接壤之处多为山地外,其余均属冲积平原,蓟州区北部山地为海拔千米以下的低山丘陵。
靠近山地是由洪积冲积扇组成的倾斜平原,呈扇状分布。
倾斜平原往南是冲积平原,东南是滨海平原。
天津在册的唯一海岛三河岛,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古镇北塘,地处永定新河、潮白河和蓟运河三河交汇入海处而得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