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近期在军事通信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实现了16公里的“远距离量子态隐形传输”,这表明中国在军事通信前沿正逐步改变密码技术的格局。
这种技术的优越性在于理论上它具有“无法被破解或截获”的特性,使得中国能够从卫星网络向地面发送高度保密的信息,例如与潜艇进行通信,无需潜艇浮出水面或打破无线电静默。
这不仅像是科幻情节,中国的一些银行已在其敏感信息传输中使用了量子加密技术,显示出技术的实际应用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
量子态隐形传输是一种利用量子纠缠特性进行的通信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经典信息传递。
在量子状态下,纠缠的光子之间互相关联,即使在空间上相隔遥远,一个光子的状态变化能立即反映在另一个光子上,实现类似科幻中的“超时空穿越”。
中国科大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的研究可能让这一神奇的通信方式从电影变为现实。
尽管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还面临光纤信道损耗和环境干扰的挑战,但中国研究人员如潘建伟、彭承志等在自由空间的探索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他们在2005年创造了13公里的自由空间双向量子纠缠记录,并在2009年实现了16公里的量子态隐形传输,突破了大气层传输的限制,为全球化的卫星中继量子通信网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这一成果已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在量子力学中,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称为量子态。量子态是由一组量子数表征,这组量子数的数目等于粒子的自由度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