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与性状:黑棕色结晶,粉状也略带块状,。
InChI=1/3ClHFe/h3*1H/q+3/p-3。
熔点(℃):306
相对密度(水=1):2.90
沸点(℃):31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5.61
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甘油,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1.与碱反应。
Fe3++3OH-=Fe(OH)3
FeCl3+3NH3·H2O=Fe(OH)3↓+3NH4Cl。
2.与还原剂反应
2FeCl3+SO2+2H2O=2FeCl2+H2SO4+2HCl。
2FeCl3+H2S=2FeCl2+S↓+2HCl。
3.氯化铁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
具有羟基与sp2杂化碳原子相连的结构(—C=C—OH)结构的化合物能与FeCl3的水溶液显示特殊的颜色:苯酚、均苯三酚显紫色;邻苯二酚、对苯二酚显绿色;甲苯酚显蓝色。也有些酚不显色。
4.三价铁离子的检验
FeCl3+3KSCN=Fe(SCN)3+3KCl。
溶液由黄色(Fe3+)变为血红色(Fe(SCN)3)。
5.氯化铁与相对于Fe的活泼金属
镁:3Mg+2FeCl3=3MgCl2+2Fe。
溶液由黄色变成无色。
铝:Al+FeCl3=AlCl3+Fe
溶液由黄色变成无色。
锌:3Zn+2FeCl3=3ZnCl2+2Fe。
溶液由黄色变成无色。
(以上均为金属过量)
6.氯化铁与其它金属
铜:Cu+2FeCl3=2FeCl2+CuCl2。
溶液由黄色变成蓝色(FeCl2的浅绿色被掩盖)。
铁:Fe+2FeCl3=3FeCl2
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注:氯化铁不能与K、Ca、Na、Ba反应。
7.水解反应
氯化铁是初高中范围内接触到的盐中水溶液酸性最强的之一,这是由于Fe3+的强烈水解反应造成的:
Fe3++3H2O==可逆==Fe(OH)3+3H+。
FeCl3+3H2O==可逆==Fe(OH)3+3HCl。
(因为水解生成的Fe(OH)3量极少,不能沉淀出来,所以不写沉淀符号)。
这也是蒸发氯化铁溶液只能得到氢氧化铁或碱式氯化铁的原因(如需得到氯化铁需在氯化氢氛围内蒸发,抑制水解)。
FeCl3·6H2O==加热==Fe(OH)Cl2+HCl+5H2O(若继续加热,则会继续脱去HCl得到氢氧化铁)。
实验室可利用氯化铁的水解反应制成氢氧化铁胶体。
氯化铁溶于水吗是什么颜色
氯化铁溶于水时,会形成两种不同的配合物:[Fe(H2O)6]3+(呈现紫色)和[FeCln]3-n(n=1至4,呈现黄色)。
在[Fe(H2O)6]3+存在的情况下,它可以逐步水解生成[Fe(H2O)n(OH)6-n]3-n(黄色)。
当溶液呈强酸性(pH<0),三价铁主要以[Fe(H2O)6]3+的形式存在。
然而,随着溶液酸性的减弱,[Fe(H2O)6]3+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的黄色[Fe(H2O)n(OH)6-n]3-n会掩盖掉[Fe(H2O)6]3+的淡紫色,导致溶液呈现黄色。
关于溶液颜色的显现,可以从离子的电子构型来理解。
当离子的最外层电子处于全充满或半充满的稳定状态时,激发这些电子所需的能量较高。
根据普朗克关系E=hc/λ,较高的能量对应于较短的波长。
例如,钠离子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属于全充满稳定构型,电子激发所需的能量非常高,波长短于可见光范围,因此呈现无色。
相比之下,铁离子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63d5,具有多个单电子,更容易受到光的激发而发生跃迁,吸收和反射特定波长的可见光,从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