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造假监管由中国社科院负责。
一、科研诚信管理的职责分工
科技部、中国社科院分别负责自然科学领域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自然科学论文造假监管由科技部负责,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造假监管由中国社科院负责。
二、科研诚信的定义
科研诚信,也可以成为科学诚信或学术诚信,指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
美国学术诚信研究中心将学术诚信定义为即使在逆境中仍坚持诚实、信任、公正、尊重和责任这五项根本的价值观。
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既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也是我国高校改革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与当代科学技术研究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环。
境、科学技术研究的文化价值氛围密不可分。
三、学术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1、必须尊重知识产权,充分尊重他人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
2、引用他人成果时如实注明出处。
3、对研究成果负责。
4、公开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必须实事求是、完整准确。对已发表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应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开和承认。
5、不得利用科研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
常见的学术不法和不端问题
1、学术不法
(1)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故意做出错误的陈述,捏造数据或结果,破坏原始数据的完整性。
(2)伪造学术经历,在评优、奖助学金评定等申报材料填写有关个人时,不如实报告简历信息及学术情况。
2、学术不端
(1)不当或滥用署名,未参加科学研究或者论著写作,而在别人发表的作品等成果中署名。
(2)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包括故意毁坏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以及其它与科研有关的财物。
诚信科技是干什么的呢
科研诚信指的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科研人员和机构在科研活动中表现出的坚持真理、诚实劳动、数据真实、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严谨治学以及团队协作等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科研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是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公正性的重要保障,也是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科研诚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真理:科研人员应当坚持追求客观真理,遵循科学规律,以事实为依据,进行科学研究。
2、诚实劳动:科研人员应当诚实地进行科研活动,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3、数据真实:科研人员应当遵循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则,保证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科研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术道德规范,不从事违法违纪的科研行为。
5、严谨治学:科研人员应当保持严谨的态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6、团队协作:科研人员应当遵循团队协作的原则,尊重他人意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共同完成科研任务。
7、尊重他人:科研人员应当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劳动成果,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8、保护公共利益:科研人员应当关注社会公共利益,确保自己的研究活动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也是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必须坚持科研诚信的原则,维护科学研究的公正性和可信性,推动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