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次氯酸钠是弱酸强碱盐,次氯酸钠水解后产生次氯酸、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所以次氯酸钠水溶液呈碱性。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NaClO+H₂O=NaOH+HClO。
HClO(次氯酸)是弱酸,不能全部电离,NaOH(氢氧化钠)是强碱,可以全部电离,所以溶液里氢氧根离子比氢离子多,所以呈碱性。
次氯酸钠是最普通的家庭洗涤中的“氯”漂白剂。
其他类似的漂白剂有次氯酸钾、次氯酸锂或次氯酸钙,次溴酸钠或次碘酸钠、含氯的氧化物溶液,氯化的磷酸三钠、三氯异氰尿酸钠或钾等,但在家庭洗涤中通常不使用。
漂白剂是能破坏发色体系或产生一个助色基团的变体。
白色极不稳定固体,与有机物或还原剂相混易爆炸。水溶液碱性,并缓慢分解为NaCl、NaClO₃和O₂,受热受光快速分解,强氧化性。
次氯酸钠主要用于漂白、工业废水处理、造纸、纺织、制药、精细化工、卫生消毒等众多领域,具体是:
1、用于纸浆、纺织品(如布匹、毛巾、汗衫等)、化学纤维和淀粉的漂白;
2、制皂工业用作油脂的漂白剂;
3、化学工业用于生产水合肼、单氯胺、双氯胺;
4、用于制造钴、镍的氯化剂;
5、水处理中用作净水剂、杀菌剂、消毒剂;
6、染料工业用于制造硫化宝蓝;
7、有机工业用于制造氯化苦,电石水合制乙炔的清净剂;
8、农业和畜牧业用作蔬菜、水果、饲养场和畜舍等的消毒剂和去臭剂;
9、食品级次氯酸钠用于饮料水、水果和蔬菜的消毒,食品制造设备、器具的杀菌消毒,但是不可以用于以芝麻为原料的食品生产过程。
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吗
次氯酸钠:以84消毒液为代表,其主要成分就是次氯酸钠,主要作用通过水解作用形成次氯酸,再次通过形成的次氯酸进行杀菌,间接发挥消毒作用。
主要以84消毒液为代表,一般是通过氯气(Cl2)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制得,反应产物中的次氯酸钠是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次氯酸钠消毒水的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水解作用形成次氯酸,再次通过形成的次氯酸进行杀菌,间接发挥消毒作用。
次氯酸:据日本科学家Fukuzaki教授2006年发表在《BiocontrolScience》上的论文解释了次氯酸的杀菌原理,细胞膜表面是带有负电荷的,而次氯酸是中性小分子,可以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并与其内部的DNA和线粒体发生反应使其死亡,直接杀菌。
其次,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其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发生氧化反应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应用范围的差异】
次氯酸钠(84消毒液):主要用于漂白、工业废水处理、造纸、纺织、制药、精细化工、卫生消毒等众多领域。不建议使用84消毒液对蔬菜水果等食物、餐桌厨房用具进行消毒,避免消毒液残留。
次氯酸:广泛用于食品、饮料、水产品、畜产品工厂的杀菌消毒,厨房、餐饮店、农林牧渔、实验室、药厂、医院、养老院、幼儿园、学校、酒店等环境、双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
它不仅可大面积喷雾使用,还能用于空间杀菌除味、除甲醛除螨,在杀菌作用后直接还原成水,无腐蚀残留。
在应用场景上,次氯酸凭借着杀菌谱广、杀灭力强、安全性高、环保性好等优点,使用得更为广泛与全面。
【安全性的差异】
次氯酸钠(84消毒液):有刺激性气味,具有腐蚀性,不能和醋、洁厕灵、洗衣粉、苏打粉等清洁产品混用,混合后会产生有毒氯气。
氯气,是一种刺激并损伤呼吸道的气体,大量吸入的话,会使人咳嗽、呼吸困难,甚至晕倒危及生命。
次氯酸:近人体酸碱度PH值,温和无刺激,无色无味,可直接接触皮肤,老幼、孕妇、敏感肌皆适宜。
在2019年4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新标准(GB/T36758-2018)中,唯一明确次氯酸可以进行空气消毒,直接接触人体手、皮肤、黏膜。
【使用方式差异】
次氯酸钠(84消毒液):通常需要手动,按比例进行稀释使用,且稀释过程中需佩戴防护措施。
此外,使用次氯酸钠(84消毒液)消毒时,应避免小孩、老人在场,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作用30分钟后用水清洗,去除消毒残留。
次氯酸:可直接使用,无需调配和勾兑,使用时无需佩戴防护措施。它的成分稳定,可大面积喷洒、可涂抹浸泡、可免洗、可直接接触皮肤,无安全隐患。
从以上对比来看,次氯酸是相对来说安全性能高、杀菌能力强、环保性好等优点。选择合适的消毒水,做好日常的卫生消毒工作,给自己和家人一个最好的防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