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是比较常见的眼底病,但是如不及时治有致盲可能,因此发生视网膜脱落应及早到医院手术,方可保住视力。
视网膜脱离的部分无法正常工作,大脑接受从眼部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
视网膜脱落,根据不同病症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术方式:
1、激光,对于尚未发生脱离的视网膜裂孔,可以采用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以防止发生视网膜脱落。
激光诊治没痛苦,将激光仪光束对准裂孔部位,按照规定的激光能量、时间、光斑大小,沿裂孔边缘激射若干激光点,将裂孔包围封闭而治好。
2、玻璃体切割术,微创诊治视网膜脱落,手术成功率高,手术复位率90%以上。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多久才能恢复?
眼科医院的医生谈到,视网膜脱落手术后需住院一周左右,出院后1月内每周复查一次,包括眼压,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B超,OCT检查,其后半年内每月复查,半年后2-3月复查一次即可。
术后一月内禁眼内进水,注意休息,不宜做重体力劳动,且随时注意到医院复查。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完全恢复需要6个月—2年左右,少数视网膜脱落患者术后有再次发生脱落或和对侧眼视网膜脱落的可能,复发后需再次手术。
当出现眼前黑影飘荡、闪光感、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对硅油充填术后的患者,更应定时复诊,以尽早发现硅油乳化及其对晶状体和角膜内皮的损害,及早处理。
裂隙灯检查能查出什么眼病
1、视力检查: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对视力进行检查,通过视力的好坏,可以直接反应出患者血糖控制的好坏。
2、电生理检查:可以很好的检查视神经、视网膜的生理情况,为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提供有效的信息。
3、B超检查:对眼前节混浊窥不清眼底时有很好的诊断效果,它可以真短处玻璃体有无混浊或积血,有无机化条索和视网膜脱落的情况。
4、眼底检查:是糖尿病眼病的检查的一种,也是十分必要的检查,即使患没有自觉眼病的症状,通过眼底检查也能很好的发现病情。
5、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患者还应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和血糖不能很好的控制,眼内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可以很好的检查。
6、眼压:由于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视网膜出血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率高,这类患者实施玻璃体手术的时候,如果联合惰性气体或者硅油填充,手术后常常会并发眼压升高。
因此,眼压测量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7、OCT:OCT检查是采用850纳米波长的激光对视网膜进行断层扫描,主要用于黄斑水肿、裂孔的测量和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测量,检查结果可以精确到微米级,这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眼科影像学诊断新技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常常存在黄斑水肿,黄斑水肿是患者视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OCT检查有助于黄斑水肿的诊断、激光光凝、曲氧萘德玻璃体腔注射等治疗和疗效判断。
8、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是将造影苭通过静脉注射到人体内,利用特定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血管和灌注的过程。
通过这项检查,可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有没有微血管瘤,是不是存在视网膜无灌注区,有没有视网膜内微循环异常、黄斑水肿和早期新生血管等等。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是糖尿病眼底病变临床分类、治疗方法选择和疗效判断的最重要依据。
最后,糖尿病人应坚持定期进行糖尿病眼病检查,一旦确诊糖尿病,就应尽快到医院眼科检查,如没有明显病变,应每隔6个月左右复查一次;如果眼底已有出血、水肿和渗出等视网膜病变,应2-3个月随访一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