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白果松、虎皮松、蛇皮松、白骨松、三针松,松科,松属。
特征
常绿乔木,树高达30m,树冠阔圆锥形或卵圆形。
幼树皮光滑,灰绿色,老树皮淡灰绿色,呈不规则鳞片状脱落,内皮乳白色。
叶三针一束,粗硬,长6~10cm,边缘有细锯齿,叶鞘脱落。
雄球花序长10cm,鲜黄色。
球果卵圆形,长4~7cm,淡灰黄褐色。
种子大,卵形褐色,有狭翅。
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11月。
我国特有树种,自然分布于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甘肃等地,辽宁南部、北京、河北、山东、江苏、上海、安徽等地有栽培。
习性白皮松为喜光树种,幼时稍耐荫。
耐干旱,也有一定的耐寒性,其温度的适应范围为-30~40℃,但在高温高湿情况下生长不良。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壤均能生长,但以排水良好而又适当湿润的钙质土及砂质壤土中生长较好。
深根性,抗风力强,寿命长,可达千年以上,在陕西西安市长安县现生长有1300年多生的古白皮松。
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污染抗性强。
移植管理
壮龄树的移植在晚秋或早春带土球进行。
由于主根长、侧根少,土球挖掘时应尽量少伤根系,土球应尽量带大。
由于松树类的树木生长主要靠顶芽的外延扩展,其干枝的萌芽力弱,为使树形丰润圆满,则不能对树体进行大修剪,植前仅可剪除病虫枝及枯死枝。
定植穴宜大,植前穴内施足底肥。
定植深度以土球与移植地地面平齐,植后浇足定根水,支好防风架。
生长期注意水肥管理,干旱季节应注意浇水,也可进行叶面喷水。
对主干较高的植株,应注意避免干皮受日灼伤害。
白皮松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但仍有松大蚜、黑霉病等,应注意防治。
应用
白皮松树形优美,树皮奇特,其干皮呈斑驳状乳白色,斑斓如龙,衬以翠绿的树冠,甚为美观,为中国特有的优良园林观赏树种。
我国古代宫廷、寺院、林苑及墓地中都可以见到千年的古树,现全国不少城市广泛栽培于公园、庭院、绿地和街道。
孤植于草地绿坛中,丛植于园地之内,或对植于建筑物之前,或列植于路径之侧,均有好的观赏效果。
古人早有“叶坠银钗细,花飞香粉乾,寺门烟雨里,混作白龙看”诗句来描述白皮松的美丽与壮观。
白皮松材质轻柔而脆,纹理美观,可作家具,文具等用;种子可榨油或食用。
白皮松图片
松树识别历来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我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谈谈几种松树的识别问题,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一,松树识别要观察的几个部位。
1,叶鞘观察:叶鞘是松属植物特有的,它其实是许多芽鳞组成的,通常包着针叶的基部。观察是否脱落。
2,几针一束观察:松树通常叶子束生,即针叶基部被叶鞘包了以后就形成束。世界上松树有一针到八针一束的,我国是松树通常二、三、五针一束。
3,小枝是否有毛。
4,球果成熟后是否开裂;种子是否脱落。
5,种鳞的鳞脐位置。
6,种子是否有翅。
7,冬芽的颜色。
8,针叶的柔软程度,长度。
二,几种松树的识别技巧
第一,红松、
华山松、
白皮松
三种叶鞘在叶子生长以后叶鞘脱落。马尾松、油松、黑松的叶鞘不脱落;针叶二针一束。
第二,白皮松针叶三针一束;种鳞的鳞脐背生,有刺。红松和华山松的针叶五针一束;鳞脐顶生。红松的小枝有密毛;球果成熟种子不脱落;华山松小枝无毛;球果成熟种子脱落。
第三,黑松的冬芽白色。
马尾松、油松的冬芽褐色。马尾松的针叶细柔;叶子长十二到二十公分;
油松的针叶粗硬;叶子长六到十五公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