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我国从德国包豪斯学院引入了设计教学理念及其成果,其中包括1920年创立的“图案”和“装饰色彩”等课程。
这些课程后来发展成“色彩构成”,该课程至今仍在使用。
然而,随着新时代文化艺术理念、设计理念、数字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色彩构成”已难以满足设计专业对色彩基础的需求。
因此,开发“设计色彩”课程成为必要,旨在培养当代设计所需的色彩能力,开启设计思维,深化创造意识。
该课程强调理性和创造,培养学生的色彩修养以及在设计中的色彩运用与表达能力。
一、国内设计色彩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设计色彩”作为一门独立的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在国内设计院校中设立的时间尚短,尚不成熟。
一些院校,包括部分美术专业院校,尚未独立开设这门课程,而是将其教学内容融入到原有的色彩、装饰色彩、色彩构成或基础图案课程中。
这些院校可能对设计色彩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在这些课程中赋予设计色彩的教学特征,并独立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
然而,国内大部分院校,包括新升本科的院校和高职学院,都已增设了设计色彩课程,并将其与色彩、装饰色彩和色彩构成一起作为专业基础课程。
一些职业学院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并在2004年第二届全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研讨会上得到了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50多所高校专家的一致肯定。
例如,笔者所在的长江师范学院在2005年将设计色彩课程纳入到设计专业的环艺、数码、动画和工造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色彩的认识、感受、构成和表现能力明显增强,设计意识和思维得到了强化,色彩驾驭能力和主观创造能力以及设计创新能力也明显提高。
然而,目前国内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
一些院校没有单独开设这门课程,而是将设计所需的色彩认识和训练融入到色彩和色彩构成课程中,促进了艺术和设计的结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由于没有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教学中常常出现定位不准、目标不明的情况,教学不规范,也很难统一,主要由具体的任课教师去把握。
例如,中央美术学院在这方面就有一些成功的经验,这得益于其深厚的积淀、优良的传统、广泛的交流、权威的学术地位和教师的专业素质。
清华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做得很好。
然而,其他大部分院校由于缺乏这些素质和条件,很难实现绘画和设计思维能力的转换,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设计色彩驾驭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或者停留在纯理论的色彩构成教学上,或者徘徊于纯感性的写生色彩和绘画色彩体系中。
同时,即便是那些独立开设了设计色彩课程的院校,也可能由于认识不足、缺乏条件,或者由于定位不准、方向不明、经验欠缺、素质不够等原因,不能具体落实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或者使课程变成了图案课、绘画课、构成课,很难和设计紧密结合。
同时,由于课程定位不准、教学大纲不统一,有的将绘画和构成放到其中,有的将具体设计也引入其中,导致教学内容和训练计划有很大差异,缺乏设计理念的参与和设计实践的联系,难以形成设计基础,无法开启设计思维。
有的在课程教学中方法守旧、形式单一,没有新的突破,或者一味求新,失去专业理论、传统基础和审美支撑而误入歧途,教学效果很差。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在该课程教学中也经历了曲折和挫折,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设计色彩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探索
关于设计色彩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许多院校都在努力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也有部分院校由于认识不够统一、方法不恰当、实践不够深入等原因,未能探索出更加有效的途径。
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认真深入地分析了国内部分院校的教学现状,并结合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得,探索拟定设计色彩教学思路,以期对该课程建设有所贡献。
1.理论部分:包括设计色彩课程的性质、意义和目的、任务;设计色彩与色彩学、设计学、绘画色彩、装饰色彩、色彩构成及色彩表现的关系;设计色彩思维方式和训练途径;设计色彩基础理论,包括色彩基础知识、色彩与设计、色彩知觉和情感、色彩对比调和与色调、色彩构成规律、色彩形式审美基本原理、设计中的色彩构成和表现规律等。
2.实训部分:包括写生感悟,通过静物、风景写生完成;大师作品色彩实验,通过临摹、实验完成;概括提炼与平面色彩训练,通过静物、风景写生或记忆默写完成;色彩分解、归纳训练,通过景物写生或图像资料完成;变色变调训练,通过改变固有色、光色关系和空间色彩关系,通过静物、风景写生完成或利用图像资料完成;意象、情感、主观色彩训练,用概括取舍、分解归纳、象征构成等方法,通过静物、风景写生或利用图像资料完成,也可以记忆默画完成;装饰色彩训练,通过静物、风景写生或利用图像资料,按装饰色彩构成规律完成;联想、抽象色彩训练,利用图像资料进行象征、意象、解构重构、形色分离,创造新色彩形象,由具象到抽象,完成训练;主题色彩训练,按照一定的主题和要求完成具象或抽象色彩构成,可利用图像资料。
3.教学原则和思想: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写生、默写、图形整合和主观创造相结合;始终贯穿设计理念,改变写实绘画的观察方式和思维习惯,注重思维引导,激励创造,把艺术和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始终贯穿色彩构成原理和色彩形式审美意识,探索和运用色彩审美规律;注重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与艺术个性相结合;强化设计意识和创造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结合讲座、作品欣赏熏陶感染;结合设计应用和设计实例启发引导。
总之,从以上笔者总结的教学原则出发,并结合理论与实践分析、探讨,笔者相信,新时代的高等院校设计色彩课程教学一定能够循序渐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艺术人才。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
印刷色彩学
印刷工艺教育专业学什么?
快车教育,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印刷工艺教育专业毕业生能够在中、高等职业学校从事教育教学、教学研究的师资或在印刷行业工作。
那么印刷工艺教育专业好不好?下面让快车教育我为各位看官总结一下印刷工艺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情况吧!。
一、印刷工艺教育专业主要课程:
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排版、印刷色彩学、现代印刷工艺、现代印刷机械、计算机网络知识、网络电子出版技术、现代企业管理、印品质量控制、纸张与印刷等。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图文信息印前处理及彩色复制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电子制版和印刷工艺设计及工艺操作的基本技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彩色图像和文字;
3、掌握相关网络知识,具有印前设备、印刷设备及相关材料的选择、测试和使用的基本能力;
4、具有电子制版及印刷产品质量的检测、控制及生产管理的初步能力;
5、具有制版与印刷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6、掌握远程出版和网络传播的基本技术,了解现代印刷工程前沿和发展趋势;
以上是关于大学本科专业印刷工艺教育专业学什么的分析情况,更多高考专业印刷工艺教育专业分析资讯敬请关注快车教育职业规划频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