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
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
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
设计师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技术性的创作与创意活动。设计的任务不只是为生活和商业服务,同时也伴有艺术性的创作。
根据工业设计师VictorPapanek的定义,设计(Design)是为构建有意义的秩序而付出的有意识的直觉上的努力。更详细的定义如下:
第一步:理解用户的期望、需要、动机,并理解业务、技术和行业上的需求和限制。
第二步:将这些所知道的东西转化为对产品的规划(或者产品本身),使得产品的形式、内容和行为变得有用、能用,令人向往,并且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这是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所在)。
平面设计是沟通传播、风格化和通过文字和图像解决问题的艺术。
由于有知识技能的重叠,平面设计常常被误认为是视觉传播或传播设计。
平面设计通过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去创造和组合文字、符号和图像去产生视觉思想和信息。
平面设计师或许会利用字体编排、视觉艺术和版面技术来使产品设计达到预期效果。
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在平面设计中,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其每一组成单位成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单位,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最好的构成效果。
平面设计的常见用途包括标识(商标和品牌)、出版物(杂志,报纸和书籍)、平面广告,海报,广告牌,网站图形元素、标志和产品包装。
例如,产品包装可能包括的商标或其他的艺术作品、编排文本和纯粹的设计元素,如风格统一的图像,形状和颜色。组合是平面设计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尤其是当产品使用预先存在的材料或多种元素。
拾级而上
表示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
基本信息:
拼音:shèjíérshàng“拾级而上”,“拾”读作shè,其中“拾级”为汉语中的一个词语。“拾级”意为“逐级登阶”。因此,“拾级”只能与“而上”组成短语,表示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
出处:“拾级聚足,连步以上”——《礼记·曲礼上》。
白话释义:主人登上一阶,客人跟着登上一阶,每阶都是先举一足,而后举另一足与前足并拢,如此这般地一步接着一步地上去。
拾级而上用法不当实例:
可是,一家很有影响的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有这样的描写:“他和她玩兴正浓,看到山下的景致别有一番情趣,就携手沿着下山路拾级而下……”显然,作者和编者都没注意这个问题,造成用词不当的现象。
(肖章《中国中学生报》第1061期)。
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写的是贵州山区生活。第三章写到书中主人公柯碧舟代替别人到望哨棚,必经一条山道;关于这条山道,作者是这样写的:“两人宽的拾级而上的青岗石山道,忽陡忽缓,忽弯忽拐……”。
这里,一连用了三个定语:两人宽、拾级而上、青岗石。
第一个是说明山道的宽窄,第二个想来是形容地势的高低,第三个则是交代山道构成的材料,再加上后面的“忽陡忽缓,忽弯忽拐”,这条山道留给读者的印象是清晰的。
遗憾的是,“拾级而上”用得不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