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在:
(1)字是活的——每字为一印(每个字刻一个字模)。
(2)排版是活的——密布字印(密密地排满字模)。
(3)字印数目是活的——每字皆有数印(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模)。
(4)做法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
(5)印刷是活的——更互用之(另一块已经另外在排字了)。
(6)拆法是活的——以手拂之,其印自落(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
一、写作技巧
本文抓住特点、说明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
写活字版印刷术,紧扣“活”这一特征进行说明。在说明时又主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并且通过与雕版的比较,体现活板的优越性。例如写制版是按制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的顺序说明的。
写印刷:常用二板,一板印刷,一板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写拆版虽是附带说明,但胶泥制印的优越性,也在与木头刻字的比较中充分体现了活版的“活”。
二、语言赏析
全《活板》选自《梦溪笔谈—技艺》用法、功效以及胶泥活字的优点解说得清楚明白。
文中还多次用了代词“之”,如“为之”“炀之”“帖之”“贮之”等,它们都分别指代相应的实物,这就减少了内容的重复,有助于行文的简洁。
用词准确也是本文显著的优点。
如对胶泥字印火烧加热,使之坚硬成型,用“烧”;为了使铁板上的药物(松脂等物)软化凝结,将铁板置于火上或火旁烘烤,用“炀”;为了便于拆版,用猛火高温使药物熔化,用“熔”。
“燔土”的“燔”也是烧的意思,和“烧”是同义词,所以用“燔”,避免用词重复,体现了文言的美感与不生厌。“烧”、“炀”、“熔”、“燔”这些词用得都准确、贴切。
活字印刷术介绍
活字印刷是根据雕版印刷改良而来,两者的区别主要有:用法不同、制作方法和保存不同,效率不同。
一、用法不同
1、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2、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动的木刻字、金属或胶泥字块,用来取代传统的抄写,或是无法重复使用的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二、制作方法和保存不同
1、雕版印刷:雕版印刷刻版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
2、活字印刷:活字印刷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
三、效率不同
1、雕版印刷: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但是制版很慢,而且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2、活字印刷:只印二三本,活字印刷并不比雕版印刷快,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