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代相比11代,主要是从14nm制程升级到了10nm工艺。
架构上使用了全新的AlderLake架构,使其能够使用大核+小核的设计。
另外,还升级了核显,并且支持最新的LPDDR5内存和PCIe5.0接口。
大小核这个概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ARM平台架构几乎是100%都会采用。
那么处理器使用大小核有啥好处呢?简单来说有几个方面:控制处理器整体功耗。
改善低功耗的发热。
以笔记本为例。
可以说今年的11代英特尔产品。
在功耗方面简直是大翻车。
续航方面都差于10代产品。
更高的性能密度。
降低提升多核性能的成本。
省钱提高性能。
除了升级支持足够使用到2025年的DDR5和PCIe5.0。
最重要的这是:首款支持大小核的x86平台。
最高频率达到5GHz、最高提供14个核(6个性能核和8个能效核)和20个线程,使第12代英特尔酷睿i9-12900HK成为性能出众的移动处理器,其性能优于前代英特尔产品;
酷睿11代该处理器属于中等偏上的主流水平。
第11代酷睿i5处理器为6核心12线程,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多任务处理同样能轻松胜任。
而且因为采用CypressCove架构,单核性能对比上代提升很多。
据GeekBench5的初步测试结果显示,i5-11400的单核跑分可达1495,相比于前代提升了足足34%。
12代酷睿可以说是英特尔公司所推出的一款比较受欢迎的中高端处理器,它的性能方面也是比较稳定的,基本上玩一些网页的游戏或者是看视频之类的,是没有任何的卡段,所以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较好的视觉享受。
作为中端玩家们最喜欢的型号,有着性能与价格的平衡之道,这次十二代酷睿中的i5-12600K在基础规格上与上代的酷睿i5-11600K相比,有着大幅升级。
核心数量增加到10颗,包括6颗性能核心和4颗能效核心,由于P核支持超线程,因此加起来一共16线程。
三级缓存提高到20MB,默认TDP依然维持在125瓦。
笔记本11代i5和12代i5差距
i5-13400P和i5-12500H都是英特尔的处理器型号,它们虽然属于同一系列(i5),但是有一些性能差距:
1.架构和代数:i5-13400P采用的是英特尔的第12代酷睿处理器(AlderLake架构),而i5-12500H则是第11代酷睿处理器(TigerLake架构)。
第12代处理器相对于第11代来说,有着一定的架构和技术上的升级,包括更先进的制程、增强的核心架构、更好的功耗管理等。
2.核心数量和线程数量:i5-13400P拥有6个核心和12个线程,而i5-12500H则有6个核心和12个线程。在核心和线程数量上两者相同,这意味着在多线程应用程序中,它们可以提供相似的性能。
3.处理器频率:i5-13400P的基础频率为3.4GHz,最大增频可以达到4.0GHz;而i5-12500H的基础频率为2.4GHz,最大增频可以达到4.5GHz。
从频率上来看,i5-12500H在理论上具有更高的性能潜力。
4.图形性能:i5-13400P配备了集成的IntelXeGraphics,而i5-12500H则是集成了IntelUHDGraphics。
在图形性能方面,i5-13400P可能略高于i5-12500H。
需要注意的是,性能差距不仅仅取决于处理器本身,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散热设计、内存配置、主板和其他组件的配合等。
因此,在选择处理器时,也需要综合考虑所配备的硬件以及预期的使用需求。
最好参考官方的技术规格和独立评测来获取更准确的性能对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