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1、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物体的动能。它的大小定义为物体质量与速度平方乘积的一半。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是焦耳,符号:J。动能和冲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对动能和功给出确切现代定义的第一人是物理学家科里奥利。
2、势能:
势能是储存于一个系统内的能量,也可以释放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势能是状态量,又称作位能。
势能不是属于单独物体所具有的,而是相互作用的物体所共有。
势能按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引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和核势能等。
机械能所涉及到的题型:
1、阻力不计的抛体类。
阻力不计的抛体类包括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斜上抛;斜下抛;平抛,只要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不计。
那么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就只受重力作用,也只有重力做功,通过重力做功,实现重力势能与机械能之间的等量转换,因此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固定的光滑斜面类。
在固定光滑斜面上运动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由于支持力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始终垂直,对运动物体不做功,因此,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3、固定的光滑圆弧类。
在固定的光滑圆弧上运动的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由于支持力始终沿圆弧的法线方向而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垂直,对运动物体不做功,故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4、悬点固定的摆动类。
悬点固定的摆动类和固定的光滑圆弧类一样,小球在绕固定的悬点摆动时,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
由于悬线的拉力自始至终都沿法线方向,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垂直而对运动物体不做功。
因此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什么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或者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一、相似之处
1.两个定律都是用“守恒量”来表示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研究对象均为物体系,运用“守恒量”表示物体系运动状态的变化规律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
2.两个守恒定律均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他们都是用运动的初、末两个状态的守恒量相等来表示物体系的规律特征,因此他们的表达式是相似的,并且均有多种形式。
3.运用守恒定律解题要注意其整体性(不是其中一个物体)、相对性(表达式中的速度和其他有关物理量必须对应同一个参考系)、同时性(物体系内各物体的动量和机械能都是对应同一时刻的)、阶段性(满足条件的各个过程的始末量均守恒)。
列方程时,只需考虑运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不必考虑中间过程细节。
4.两个定律都可用实验验证,用理论论证。
动量守恒定律是将动量定理应用于相互作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条件下可推导出来;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将动能定理应用于物体系(物体和地球组成系统),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条件下可推导出来。
二、相异之处
1.守恒量不同。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量是动量,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守恒量是机械能。因此他们所表征的守恒规律是有本质区别的。动量守恒时,机械能可能守恒,也可能不守恒,反之亦然。
2.守恒条件不同。
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在某一方向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或系统所受的合外力远小于系统的内力。
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或只有重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虽除重力的功外,还有其他力做功,但这些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3.表达式不同。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一个矢量式,不论是,还是,或者均是矢量式。
对于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系,只要规定正方向,动量守恒定律可表示为标量式;对于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可进行正交分解后,列出两个标量式表示动量守恒。
在高中阶段,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
机械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标量式,一般可表示为,或者,或者(将系统分成a,b两部分来研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