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让灯泡亮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
两块磁铁放两边灯泡回路接一金属圆盘,金属圆盘分两半,在两块磁铁之间转就亮了。磁通量变化有了感应电动势,形成回路就有了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Electromagneticinduction)现象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
此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或感生电动势,若将此导体闭合成一回路,则该电动势会驱使电子流动,形成感应电流(感生电流)迈克尔·法拉第是一般被认定为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的人,虽然FrancescoZantedeschi1829年的工作可能对此有所预见。
电磁感应是指因为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电磁学领域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它不仅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为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转化奠定了实验基础,为人类获取巨大而廉价的电能开辟了道路,在实用上有重大意义。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标志着一场重大的工业和技术革命的到来。事实证明,电磁感应在电工、电子技术、电气化、自动化方面的广泛应用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若闭合电路为一个n匝的线圈,则又可表示为:式中n为线圈匝数,ΔΦ为磁通量变化量,单位Wb(韦伯),Δt为发生变化所用时间,单位为s.ε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单位为V(伏特,简称伏)。
电磁感应俗称磁生电,多应用于发电机。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灯泡变亮原理
电磁感应灯没有电极,依靠电磁感应和气体放电的基本原理而发光。没有灯丝和电极使灯泡的寿命长达100,000小时,是白炽灯的100倍,高压气体放电灯的5~15倍,紧凑荧光灯的5倍~10倍。
基于上述原理,气体通过磁场放电而产生了可见光。即由电子镇流器产生的频率为230KHz,金属线圈磁环组成的电磁变压器在玻璃管(含有特殊工作气体)周围创造了磁场。
由线圈引起的放电路径形成一个闭路,从而引起自由电子的加速度。
这些自由电子和汞原子相碰撞而激发了电子.因为激活的电子从高能态退到低能态,他们放射出紫外线,当通过玻璃管表面的三基色荧光粉时,产生的紫外线转化成可见光。
电磁感应灯是照明行业中电光源技术的新发明,电磁感应灯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与传统的光源相比,电磁感应灯具有十万小时的高使用寿命,同时免维护费用。
高质量的光源,显色性指数高于80,宽色温从2700K到6500K。
高显色性使物体的本身的颜色即明亮又逼真,80lm/W的高光效(150plm/W瞳孔流明数)使照明更节能。
电磁感应灯还具有更可靠的瞬间启动性能,同时低热量输出,具有更可靠的抵抗电压剧烈波动的能力,在标称工作电压数值的正负20V范围内,镇流器可以正常工作,光通量输出功率消耗和照明效果受波动电压的影响损失只有2%左右(包括色温、显色性等技术指标)。
同时,电磁感应灯的暖白光比黄色的钠灯更合适应用于道路照明.因为暖白光接近于阳光的表现效果,所以能给路人以温暖的心里感受,同时有着更好的可视性,人们易于在暖白光下辨别道路和周边环境颜色的特点,保证道路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与黄光相比,暖白光的核心优势还在于它的照明效率更高,耗电量更少。
同样的路灯,要比黄光至少少用10%的电能,减少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所以,它也符合环保照明和绿色照明的要求,在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日趋严重的现在,有着推广普及的巨大潜力。
暖白光这一先进的理念已经在美国、英国、比利时、挪威等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