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的三个典型现象是完全电导性、完全抗磁性、通量量子化。
1.超导
描述呈现超导电性的材料或状态的形容词。
超导,指导体在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状态。
在实验中,若导体电阻的测量值低于10-25Ω,可以认为电阻为零。
2023年6月,科学家发现了超导体硒化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新机制。
2.基本介绍
人们把处于超导状态的导体称之为“超导体”。
超导体的直流电阻率在一定的低温下突然消失,被称作零电阻效应。
导体没有了电阻,电流流经超导体时就不发生热损耗,电流可以毫无阻力地在导线中形成强大的电流,从而产生超强磁场。
超导是指某些物质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一般为较低温度)电阻降为零的性质。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H·卡茂林·昂内斯发现汞在温度降至4.2K附近时突然进入一种新状态,其电阻小到实际上测不出来,他把汞的这一新状态称为超导态。
以后又发现许多其他金属也具有超导电性。
3.发展前景
超导现象早在1911年就为世人所知。目前我国关于超导技术的各项研发均已步入正轨,且进入产业化运作,现已普遍运营在电力行业、通信领域、军事领域以及医疗领域等。
在我国关于超导的研发中,超导材料经营经历了低温到高温的研发,第一代材料已经研究成熟,第二代材料由于其成本低更适用于产业化运作而被市场看好;超导产品品类逐渐增加,现已进行产业化运作的有超导电缆、超导限流器、超导滤波器、超导储能等。
虽然与国际尚有一定的差距,但部分领域的研发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由于超导技术被认为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智能电网的竞争力,因此,对于超导产业而言,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将给该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
超导体的应用有哪些
常温超导体可以用来制作输电线。
利用超导体的零电阻可以实现远距离输电,也可以做电动机线圈等,所有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阻都不能用超导体制作。
提到的应用都是输电、磁悬浮甚至MRI(核磁共振成像)等公众熟知的超导应用领域。常温超导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更高效、更节能的电力设备,比如高速列车、风力发电机、磁悬浮列车等。
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够在更高温度下实现超导的材料,这些材料被称为高温超导材料。
目前发现的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温度通常在-100°C到-150°C之间,比传统超导材料高出很多。
然而,这些温度仍然不够高,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新的材料结构和物理机制,以寻找能够在更高温度下实现超导的材料,即常温超导材料。
研究常温超导材料的意义:
1、应用:常温超导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更高效、更节能的电力设备,比如高速列车、风力发电机、磁悬浮列车等。此外,常温超导材料也可以应用于能源储存和输送领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基础研究:研究常温超导材料的过程中,科学家们需要探索新的材料结构和物理机制,这有助于推动基础物理学的发展。例如,研究高温超导材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奇的物理现象,比如费米液体和铜氧平面等。
3、环保:常温超导材料可以减少能源的损耗,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