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松好。
白松又名为华山松、五须松在秦巴山区、渭北一些山区丘陵都可栽植,年平均气温应在15℃以下,年降水量在600-1500毫米。
对土壤适应性强,在山地褐土、红黄壤、红色石灰土上都能生长。
但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严格,不耐干旱和瘠薄,更不耐盐碱和排水不良。
华山松较能耐寒,在零下7-10℃的低温下能正常生长,在高达零下31℃的绝对低温下也可生长。
常绿乔木,高25-30米,胸径50厘米左右。
树冠伞形或倒卵形,大枝平展或稍斜上,树皮幼时灰褐色或白;褐色,不剥裂,老时暗褐色,浅线裂,枝灰褐色,无毛,芽卵形,先端稍尖,淡褐色,有脂。
叶线形,长2-4厘米,宽1.5-2毫米,坚硬,先端急尖或渐尖,不分叉,下面于中肋两侧各有7-8列白色气孔线。
雌雄同株,均着生于二年生枝上,雄球花圆筒形,着生叶腋,下垂,长约15毫米,黄绿色,雌球花长圆筒状,直立,长约35毫米,淡绿色,着生于枝顶部。
球果绿褐色,圆柱形,;基部及顶部圆形,长8-12厘米,径3.5厘米左右,果梗短,果鳞肾状扇形,长约1.5厘米,宽约3厘米,苞鳞为果鳞的一半不伸出。
种子歪三角状,长8-12毫米,宽4.5-7.0毫米,子叶5-7枚比臭松多。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白松石手串
近年来文玩升温,原本价格比较亲民的绿松石价格也水涨船高,一些造假的绿松石也在市场上出现了。有读者给本报“生活实验室”栏目打来热线电话,说有一种用水浸泡的方法可以辨别真假绿松石,不知是真是假。
用水浸泡就能辨别真假绿松石?上周,记者来到十里河雅园国际市场的听松阁,在绿松石专业卖家的指导下,对这种方法进行了验证。
卖家说
常见的造假
手段有四种
绿松石是铜和铝的磷酸盐矿物集合体,种类有很多,除了常见的蓝色和绿色,还有少见的嫩绿色、棕色以及淡紫色。
卖家崔炜垚告诉记者,由于绿松石价格连年上涨,造假的手段也层出不穷。
常见的方法是沁胶、注胶、染色以及粉压。
崔炜垚告诉记者,前两种方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绿松石的密度,起到了一定的优化作用。
而后两种则是纯粹的造假。
沁胶是指将绿松石泡在胶里,而注胶则是通过真空产生压力,将胶打进石头内。
染色是将白松石染成绿松石的样子。
崔炜垚介绍,白松石从外表上看与绿松石相近,但白松石的价钱以吨计算,而绿松石以克计算,两者价钱相差数倍。
粉压则是将其他材料压铸成绿松石的样子。
一般而言,辨别绿松石的真假要通过专业仪器,但是专业仪器并不能随身携带,所以给卖家提供了骗人空间。
为此,不少绿松石买家希望用简单的方法来分辨真假。
但崔炜垚告诉记者,由于绿松石的造假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即使是行内混迹多年的人,也不敢仅仅通过图片来分辨绿松石是否为加工“整容”过的。
实验
水浸办法
并不靠谱
最近,在绿松石圈子里流传着一个分辨真假的简便方法:水浸。这个办法真的靠谱吗?
崔炜垚端来一盆清水,将一颗淡蓝色的绿松石珠浸入水中,使其一半露出水面。
五秒钟后,崔炜垚将珠子取出,记者看到浸水的一半颜色已经变深,摸上去有些粘手。
随后,崔炜垚又拿起一颗表面十分光滑的绿松石珠,以同样的方式浸入水中。
半分钟后,崔炜垚将绿松石珠从水里拿出,这一次,绿松石珠的颜色也没有发生变化。
记者也将一颗粉压的假绿松石放入水中,和第二颗放入水中的绿松石一样,这颗粉压的绿松石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崔炜垚说头两颗放进水中的绿松石都是真绿松石。
第一颗绿松石质地比较松散,容易吸水变色,而高密度的绿松石因为质地紧密,不会吸水,自然也不会变色,而假绿松石因为经过处理,也不会吸水变色。
因此这种用水浸泡辨真假的方法不靠谱。
专家建议
一看二摸辨真伪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来鉴别真假绿松石呢?崔炜垚给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看”,一种是“摸”。
看,除了看铁线是否均匀,还要看绿松石的纹理。
崔炜垚给记者展示了一串朋友从美国花大价钱买来的“绿松石”手串。
这条手串上分布着淡色的石纹,看上去十分漂亮。
崔炜垚说,这其实是一串染色造假的绿松石,而问题就出在淡色的石纹上。
“这叫瓷片纹,看起来就跟烧制开片瓷器形成的小裂纹似的,这是此类造假绿松石最典型的特征。
”。
至于“摸”,崔炜垚介绍:“绿松石吸水性强,因此摸上去会有些粘手,但又不会太粘。”崔炜垚说,但如果绿松石摸上去感觉跟摸双面胶差不多,那说明这样的绿松石是注过胶的。
最后,崔炜垚建议,为了保险起见,买绿松石的时候,尤其是那些价格比较高的绿松石,最好去专业的鉴定机构鉴定一下,这样相对比较稳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