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袋鼯是一种有袋动物(有袋的温血动物像袋鼠和沙袋鼠),蜜袋鼯产于澳洲纽几内亚和南澳洲,大多数时间在树上活动。蜜袋鼯的身体两侧拥有滑行膜,从手关节延伸到脚踝,有利它们在树林间滑行。
主要食物:蜜袋鼯是夜行性动物,接近草食性的杂食性动物,傍晚是最好的沉睡中的蜜袋鼯喂食时机。
在自然环境下偏好带有甜味的食物,例如花朵、花蜜、花粉等,也吃树芽、树液、叶子、种子,而昆虫也是它们的食物来源之一。
在人工饲育下,除了供应市售的饵食之外,可参照它们在自然环境下的食性,额外提供它们所喜好的水果及花蜜等甜食,做为食物来源补充,切忌冰食,不然容易导致死亡。
额外的食物:菠萝,桃子,草莓,甜瓜,番木瓜,杏子,南瓜,果汁,蓝莓,乾果,花生,葡萄干,南瓜籽,向日葵种子,乾豌豆,杏仁。
蛋白质和钙质的缺乏是密袋鼯普遍发生的问题,这些缺乏起因于哺养蜜袋鼯[2]不正当的饮食。
由于蜜袋鼯类似啮齿目动物(飞行灰鼠),新手常接受不正确的观念,仅哺养他们的蜜袋鼯吃种子和蔬菜,实际上,蜜袋鼯不仅吃水果和蔬菜,而且需要动物性蛋白质,譬如昆虫。
钙质缺乏也许会呈现食欲不振,肌肉虚弱,颤抖,心律不正,骨骼损坏引起的瘸脚,脊椎断裂的瘫痪。
蛋白质食物的来源,以昆虫,水煮蛋,无糖的优格,甚至是低脂无盐的肉类为宜。
也可添加部份狗猫干粮。
不过每只蜜袋鼯的食性都不相同,饲主可找出它们最喜欢吃的食物种类。
喂食蟋蟀等活虫前,最好先让虫儿吃些天然营养的食物,再洒上钙粉喂食。
综合新鲜蔬果拼盘也是它们爱吃的食物,其中以苹果,葡萄,蜂蜜的接受度最高。
柳橙类也是食物选择之一,但不宜多吃,免得容易下痢。
蜜袋鼯较喜欢吃软食,所以可将煮熟后的胡萝卜,地瓜等食物,与水果,蜂蜜等成份一块捣成泥喂食。
至于脂肪含量高的坚果类,瓜子种子类,也是蜜袋鼯偏爱的食物,但不宜多给,同时需提防这类食物因储存不当,而带有黄麴毒素或滋生其他病菌等问题。
人工喂养的宠物鼯,较常发生代谢性骨病,后肢无力,麻痹等病症,经常添加维他命及矿物质,能减少这类病症发生的机会。
蜜袋鼠咬人吗有毒吗
蜜袋鼯(mìdàiwú)是一种有袋动物(有袋的温血动物像袋鼠和沙袋鼠),蜜袋鼯产于澳洲新几内亚(NewGuinea)和南澳洲,大多数时间在树上活动,舔食树蜜。
蜜袋鼯的身体两侧拥有滑行膜,从手关节延伸到脚踝,有利它们在树林间滑行。
现在被作为宠物饲养,因为它们外形可爱、较为粘人、可随身携带,被称为“小蜜”,风靡全球。
别名:小飞鼠。
肯定会咬人,带有牙齿的动物在个体意识到危险或被侵害时会本能的自卫,用牙齿保护自身。
蜜袋鼯的体温较低,大约只有摄氏32度。身长为12-13公分,尾长15-48公分。公蜜袋鼯鼠110-160g。母蜜袋鼯鼠100-140g。初生小蜜袋鼯鼠体重:0.19g。
蜜袋鼯身披毛绒绒的蓝灰色外衣,耳朵薄而尖,眼睛大又圆,体态轻盈娇小,肚子呈奶油色,背部贯穿一条与众不同的黑斑。在野外,蜜袋鼯几乎同叶子和树枝等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肉眼很难辨别出来。
雄鼯的阴囊位于下腹部中央,在前胸及头顶则有分泌腺,有以标示自己的势力范围。雌鼯腹中线有一平行身体的袋口。
作为树栖动物,蜜袋鼯会狠劲蹬其强有力的后腿,从一个高树枝滑翔至另一个高树枝。
长长的尾巴有助于蜜袋鼯在四肢着陆前,掌握身体的方向和稳定性。
蜜袋鼯是体型很小的有袋动物,从头到脚长度只有8英寸(约合20厘米),如果算上长长的尾巴,体长也才达到16英寸(约合40厘米)。
成年重约4到5.7盎司(约合120至160克)。
大多数时间在树上活动。蜜袋鼯是夜行性动物,活跃的时间在晚上,日间则在睡觉。
蜜袋鼯属于群居性动物,典型的族群成员,包含了一只地位最高的雄鼯,二只排行老二的雄鼯,以及四只成熟雌鼯。只要食物充足且家族成员能和平相处,族群数目可能多达12只。
人工饲养蜜袋鼯作为宠物时,最少需饲养一对。缺乏同伴的蜜袋鼯,可能因生活无聊,而出现自残的行为。模样讨喜,蜜袋鼯很容易被人驯服,很喜欢跟人亲近,饲养过的人都对它爱不释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