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危害,有研究报告指出,在200摄氏度以上高温精炼过程中,棕榈油比其他植物油产生更多的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
随后,有报告进一步指出这两种物质有毒,关于棕榈油等食品含有此“毒物”的言论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油脂及植物蛋白研究中心主任王兴国说,氯丙醇酯是氯丙醇类化合物与脂肪酸的酯化产物,有多个种类,食品中检出量较高的是3-氯丙醇酯。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谷物、咖啡、鱼、肉制品、马铃薯、坚果和以植物油为原料的热加工油脂食品中,都有3-氯丙醇酯检出。
其中,精炼植物油等食品中检出3-氯丙醇酯的报道逐渐增加。
在油脂精炼过程中,缩水甘油酯通常会伴随3-氯丙醇酯一起形成,3-氯丙醇酯含量高,缩水甘油酯含量也高。
“其含量水平与原料种类有关,相比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以果肉为原料的植物油如棕榈油,更容易产生3-氯丙醇酯。
”。
“目前关于它们的毒理学研究尚不系统。”王兴国说,香港食品安全中心曾对饼干、植物油、糕点等食品中3-氯丙醇酯含量做过风险评估,认为通过上述食品摄入的3-氯丙醇酯对健康的风险不需要特别关注。
德国有研究指出,一般人群经植物油摄入的缩水甘油酯对健康不存在安全风险。我国目前公开发表的研究资料也认为,通过植物油等食品摄入的缩水甘油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较低。
不过,3-氯丙醇酯可能在体内水解为3-氯丙醇,该物质超标后有一定危害。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2012年制定了3-氯丙醇的暂定每日最大耐受量——每公斤体重2微克,但尚未制定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相应限量标准。
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芝麻油、橄榄油等,由于脂肪酸构成不同,各具营养特点。
比如,橄榄油、茶籽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玉米油、葵花籽油则富含亚油酸。
大豆油则富含两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
这两种必需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胆固醇及促进孕期胎儿大脑的生长发育的作用,此外,菜籽油,尤其是低芥酸菜籽油也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及亚油酸,还含有一定量的α—亚麻酸。
但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不适合用来进行高温煎炸,到冒油烟的温度(将近200℃甚至更高)会发生氧化聚合,分解出有毒物质。
而适宜高温煎炸的猪油、牛油等动物油,因为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对于已患高血脂、脂肪肝的人来说也不适合。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棕榈油因为耐高温,稳定性好,一直被认为高温下产生的有害物质较少而用于很多食品加工,但从此次欧洲的研究报告显示,也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缩水甘油酯国家标准最新
根据分子结构,环氧树脂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
1.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
2.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
3.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
4.线型脂肪族类环氧树脂
5.脂环族类环氧树脂(1)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
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是由二酚基丙烷与环氧氯丙烷缩聚而成。
工业上作为树脂的控制指标如下
:
①环氧值。
②无机氯含量。
③有机氯含量。
④挥发分。
⑤粘度或软化点。
(2)酚醛多环氧树脂
(3)其它多羟基酚类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
(4)脂族多元醇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脂族多元醇缩水甘油醚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氧基,这类树脂绝大多数粘度很低;大多数是长链线型分子,因此富有柔韧性。
(1)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和二酚基丙烷环氧化树脂比较,它具有粘度低,使用工艺性好;反应活性高;粘合力比通用环氧树脂高,固化物力学性能好;电绝缘性好;耐气候性好,并且具有良好的耐超低温性,在超低温条件下,仍具有比其它类型环氧树脂高的粘结强度。
有较好的表面光泽度,透光性、耐气候性好。
(2)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国内外已利用缩水甘油胺环氧树脂优越的粘接性和耐热性,来制造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CFRP)用于飞机二次结构材料。
(3)脂环族环氧树脂这类环氧树脂是由脂环族烯烃的双键经环氧化而制得的,前者环氧基都直接连接在脂环上,而后者的环氧基都是以环氧丙基醚连接在苯核或脂肪烃上。
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固化物具有以下特点:①较高的压缩与拉伸强度;②长期暴置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③耐电弧性、耐紫外光老化性能及耐气候性较好。
(4)脂肪族环氧树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