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丘比丘是前哥伦布时期印加帝国的文明遗迹。
据现代考古得知,在11世纪至16世纪,印加帝国一直统治着中美洲。
在印加帝国横扫中美期间,印加人生存在2400米的安第斯山马丘比丘山顶,从14世纪早期开始建造了数百座石结构建筑物。
传说和神话表明马丘比丘从很早以前就被尊为印加人的神圣之地。
马丘比丘作为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中心,不仅是目前为止保存完好的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加遗迹,同时也是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因独特的位置和地理特点,所以成为了印加帝国最为人所熟悉的地理标志。
马丘比丘建筑格局
马丘比丘的建筑为印加传统风格,磨光的规则形状的墙以及接缝技巧、梯形的门窗和拐角处磨圆的处理、房间内的拐角的微微内倾和墙壁之间相抵链接。
城内所有建筑都以石头砌成,墙基直接凿嵌在岩层上,各种不同形状的巨大的花岗岩石块在不使用砂浆的情况下,被巧妙地相互拼合起来。
许多建筑的石料是从30千米外的采石场运来的。
古城的建造者印加人巧妙地使建筑随地形起伏,3000多级石阶由城脚通到城顶。
其中有太阳神庙、祭坛、贵族庭院、官衙、平民或者是奴隶的住房、作坊、广场、浴池、堡垒等等。
多数房屋比较狭小,呈长方形,窗户为长方形或三角形,石壁上凿有壁龛。
平整的条石台阶连接着各建筑群、街区、广场、房屋,有的台阶多达1000多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