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RPANET是互联网的前身。
2.1969年11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ARPA)启动了名为ARPAnet的项目,最初仅连接了四台主机,分别位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和犹他州大学。
3.ARPANET采用了包交换技术。其创建初衷是为了满足军事研究的需求,并处于美国国防部的高度机密保护之下。尽管起初技术限制了其扩展,但ARPAnet的成功证明了网络通信的可行性。
4.ARPAnet的技术成就之一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应用,这一协议簇为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解决了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互联的一系列技术问题。
5.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正处于与苏联的冷战时期,这一时代背景促使了ARPAnet的诞生。
60年代初,古巴导弹危机引发了对核战争的担忧,同时越南战争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危机也在进行中。
这些事件促使人们认识到科技领先的重要性,并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6.到60年代末,美国的联邦基金研究中心、商业组织及大学都配备了先进的电脑设备,这些设备的互联理念促进了共享数据思想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internet的前身可追溯到
是ARPANET。
1969年11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ARPA全称: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
但是只有4个结点,分布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
ARPANET采用了包交换机制。当初,ARPAnet只联结4台主机,从军事要求上是置于美国国防部高级机密的保护之下,从技术上它还不具备向外推广的条件。
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
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背景:
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
60年代初,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美国和原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
在美国对古巴封锁的同时,越南战争爆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生政治危机。
由于美国联邦经费的刺激和公众恐惧心理的影响,"实验室冷战"也开始了。
人们认为,能否保持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将决定战争的胜负。
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电脑领域的发展。
到了60年代末,每一个主要的联邦基金研究中心,包括纯商业性组织、大学,都有了由美国新兴电脑工业提供的最新技术装备的电脑设备。电脑中心互联以共享数据的思想得到了迅速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