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里温岛的猫灾
马里温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1945年,南非的第一支探险队来到这里,随船来的几只老鼠也悄悄溜上岸,到了1948年,老鼠成了岛上的霸主,探险队运进了5只猫捕鼠,可是海鸟的味道比老鼠好,猫不抓老鼠却吃鸟,结果猫繁殖到2500只,鸟遭殃了,一年被吃60万只。
。
2、夏威夷的蜗牛灾
20世纪30年代,一些商人把非洲的大蜗牛运到夏威夷群岛,供人养殖食用。
有的蜗牛长老了,不能食用,就被扔在野外,不到几年,蜗牛大量繁殖,遍地都是,把蔬菜、水果啃得乱七八糟。
人们喷化学药剂,连续15年翻耕土地也不能除净。
。
3、华盛顿州的金鱼灾 。
美国人长期从日本进口金鱼,1973年,一些金鱼无意间掉落华盛顿州的水里,然后大量繁殖,几年后,金鱼霸占了10个湖泊;湖中的鳟鱼无法与金鱼夺食物,大量减产,杀鱼剂又杀不死金鱼,渔民叫苦连天。
。
4、西班牙的螃蟹灾 1976年,西班牙从美国引进5万只蟹苗,放养在一条河的三角洲。
几年,繁殖到几亿只,而当地每年最多只能捕400万只,供人食用。
稻田里的水顺着密密麻麻的蟹洞漏干;螃蟹吃掉水中的鱼虾、水草、浮游生物,稻苗,鱼绝了,鸟没有吃的,也不在这里停留了。
。
5、澳大利亚兔灾 。
兔子并不是澳大利亚土生的,在1859年以前,那里还没有兔子。
但在那一年,有一个农民从英格兰带来了一群野兔,共有2只。
他完全没有料到,他的这一举动将要引起农业灾难。
。
在澳大利亚 兔子几乎没有什么天敌,所以经过几十年它们已成为一个大问题。
它们吃庄稼,毁坏新播下的种子,啃嫩树皮和牙,并且打地洞损坏田地和河堤。
筑篱笆也不能阻止它们侵入农民的田地。
在几十年时间里,澳大利亚的农业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
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
外来物种入侵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头号敌人,入侵种被引入异地后,由于其新生环境缺乏能制约其繁殖的自然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其后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扩张,形成优势种群,并与当地物种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退化,甚至被灭绝。
有关生态平衡的资料怎么写
什么叫做生态平衡解释如下: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这个概念最初是由英国生态学家AlfredLotka在1920年代提出的。
资料拓展:
生态平衡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和适应,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处于相对恒定的状态,从而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它能够使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保持稳定的关系。
在生态平衡状态下,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都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波动或崩溃。
这是因为生态平衡状态下,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食物链、竞争、共生等,这些相互作用关系能够调节生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使其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生态平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阶段的变化和调整。在生态平衡形成的过程中,生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调整。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一些生物种群可能会受到刺激而增加数量,而另一些生物种群可能会受到抑制而减少数量。
这种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生态平衡的稳定状态。
生态平衡的维持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一旦生态平衡被打破,生态系统就会失去稳定性,出现大规模的波动和崩溃。
例如,当某个物种的数量过多时,它会过度捕食其他物种,导致其他物种的数量减少,从而破坏食物链的平衡。
这种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种群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人类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其次,我们应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避免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系统中的问题。
总之,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它能够使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保持稳定的关系。
生态平衡的维持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人类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