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不适合种植小叶榄仁。"小叶榄仁"别名:法国枇杷,细叶榄仁,非洲榄仁,雨伞树。原产地:非洲。中国适应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香港、台湾、广西等地。
[植物习性]:小叶榄仁树是使君子科,诃子属落叶乔木。
世界约250种,中国8种。
广布于热带地区,产西南部至台湾,其中诃子为一外来种,广州有少量栽培。
小叶榄仁树生长适温为23~32℃,耐热、耐湿。
性喜高温多湿环境,生长迅速,不拘土质,但以肥沃的沙质土壤为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
[形态特征]:小叶榄仁树株高可达15公尺,枝丫自然分层轮生于主干四周,层层分明有序水平向四周开展。
枝桠柔软,小叶枇杷形,具短绒毛,冬季落叶后光秃柔细的枝桠美,益显独特风格;春季萌发青翠的新叶,随风飘逸,姿态甚为优雅。
树形虽高,但枝干极为柔软,根群生长稳固后极抗强风吹袭,并耐盐分,是一种优良的海岸树种。
花期是3~6月,白色穗状花序,缺乏花瓣,顶端是雄花,下方是雌花及两性花。
花细小,白色或黄绿色。
穗状花序,聚生于叶腋位置。
果实7~9月为广椭圆形核果,黄褐色,长达5厘米。
外形像橄榄。
可食的仁,含杏仁味的油。
果子含纤维质,可在水上飘浮,内果皮坚硬而质轻可漂浮于海面上,具有海漂植物传播的特性。
[用途]:榄仁树可用于作"风景树、行道树,庭院树"。带杏仁味的果仁可以食用,也可用来榨油。树皮及果皮可作染料,木材可用于建筑或用来制造器具。
榄仁树北方能种植吗视频
榄仁树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印度东部和安达曼群岛及马来半岛。
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有栽培。
我国榄仁树的分布北界是福建厦门。
在厦门大学校园、厦门市植物园均有栽培。
榄仁树在海南的许多地方已成为天然分布种,特别是在滨海地区、红树林林缘、高潮带沙滩或潮水可以影响到的地段长势都比较好。
榄仁树是一种热带树种,在温热气候条件下生长茂盛,喜光,在全光照或适度荫蔽下均生长良好。
深根性,抗风性强,稍耐瘠薄,在沿海沙地、泥炭土、石灰岩土壤均可生长,适生于热带及南亚热带海拔300米以下丘陵、缓坡地和海岸沙地。
遇低温反应敏感,能耐轻霜及短期1℃低温。
天然更新良好。
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在盐度高达17%条件下仍可正常生长,温室里幼苗可在10%左右的盐度下存活,10%的盐度能增加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20至30%则下降。
榄仁树分布区气候,年平均气温24至28℃,终年无霜,年降水量1000至3500毫米。
雨季在5至10月,其余各月份为旱季。
榄仁树喜高温湿热的海边沙滩地,对土壤肥力的要求较高,在沿海冲积土上生长良好,而在黏重土和干瘦土中生长不良。
[。
大乔木,高15米或更高,树皮褐黑色,纵裂而剥落状;枝平展,近顶部密被棕黄色的绒毛,具密而明显的叶痕。
叶大,互生,常密集于枝顶,叶片倒卵形,长12至22厘米,宽8至15厘米,先端钝圆或短尖,中部以下渐狭,基部截形或狭心形,两面无毛或幼时背面疏被软毛,全缘,稀微波状,主脉粗壮,上面下陷而成一浅槽,背面凸起,且于基部近叶柄处被绒毛,侧脉10至12对,网脉稠密;叶柄短而粗壮,长10至15毫米,被毛。
穗状花序长而纤细,腋生,长15至20厘米,雄花生于上部,两性花生于下部;苞片小,早落;花多数,绿色或白色,长约10毫米;花瓣缺;萼筒杯状,长8毫米,外面无毛,内面被白色柔毛,萼齿5,三角形,与萼筒几等长;雄蕊10枚,长约2.5毫米,伸出萼外;花盘由5个腺体组成,被白色粗毛;子房圆锥形,幼时被毛,成熟时近无毛;花柱单一,粗壮;胚珠2颗,倒悬于室顶。
果椭圆形,常稍压扁,具2棱,棱上具翅状的狭边,长3至4.5厘米,宽2.5至3.1厘米,厚约2匣米,两端稍渐尖,果皮木质,坚硬,无毛、成熟时青黑色;种子一颗,矩圆形,含油质。
花期3至6月,果期7至9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