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助平台在中国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跑马圈地到重拳整治的过程。
2011年,“康爱公社”创立,是国内第一个网络互助平台。
2016年,网络互助平台迎来爆发期,各类平台纷纷上线,但在相关部门强势监管下很快就消失。
到2018年后互联网巨头杀入,蚂蚁集团旗下相互宝上线,网络互助平台迎来新一轮高潮。
随后,滴滴、苏宁、美团、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先后加入网络互助。
到今天,网络互助平台超千万的有相互宝、轻松互助、美团互助、水滴互助四家,其中蚂蚁的相互宝凭借平台的优势一家独大。
网络互助平台由于门槛低、每次分摊的费用少、准入门槛低等原因,受到了大量人群的参与。
在参与网络互助的人群中,收入处于中低水平、没有购买商业保险的人占了很大的比重。
他们通过参与网络互助的方式,提升生活安全感,为自己与家人带来了“保障和安全感的提升”。
既然网络互助平台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现在又纷纷关闭呢?现在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国家的监管越来越严格为平台运营增加了不确定风险。
互助平台人群基数巨大,虽然每个人的收费不多,但募集到的总量却是巨大的,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很容易造成资金的流失。
当前社会上有不少人提议将网络互助纳入银保监会监管框架内,加快实现行业立法,建立完善的资金监管制度。
随着监管形势的加剧,没有保险牌照的网络互助平台可能会遭遇巨大的政策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各家互联网公司纷纷选择了收手,关闭互助平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2.分摊金额持续上涨流失人数增加
发病率不变的前提下,参与人数越多,生病的人就会越多,申请理赔的人多了,分摊金额就涨了,这就导致各互助平台的分摊金额不断上涨,造成参与互助的人员流失。
以参与人员最多的相互宝为例,其2019年全年分摊费用为30元,到了2020年就上涨到了91元,上涨了3倍,其直接影响就是2020年12月第一期,相互宝整体参与分摊人数为10332.16万人,较前一期下滑-1.73%。
水滴互助更是自2019年起便逐步下行,2020年末分摊会员数为1312万人,不到2019年最高点4352万人的三分之一。
互助平台运营是靠收取管理费来维持的,平台参与人数减少,管理费收入必然下降,进而影响到平台的运营维护,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平台选择主动停止营业。
互助平台的纷纷关闭,让仍在持续参与平台互助的网友感到十分震惊,他们大部分都为家人购买了互助服务,平台突然发布关停通知让他们感到十分茫然,感觉自己几年的付出都白费了,对这种突然关闭的情况无法接受。
水滴互助怎么了
我们都知道在生活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
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变革,已经很难通过单纯的依靠自己的家庭去应对一些困难,所以随着我们互联网的发展,就催生出了一些网络互助。
很多人都通过向水滴筹和美团互助这样的网络平台来筹集资金,从而帮助自己的家庭渡过困境。
但是有一些有些人就发现,目前这些平台都给出了相应的回复,那就是暂时关闭了这些平台。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他们为什么会要关对这些平台。
第一,官方给出的原因。
从目前水滴筹官方给出的公告来显示的话,他们表示自己将会进行业务升级,但说实话,只要懂一点互联网测试的都明白,进行简单的业务升级,完全没有必要将平台给直接关闭。
因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要知道在平台上还是有很多人目前正在使用平台进行筹款,从而能够帮助自己的家庭。
而且升级过程并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而且还有其他的平台甚至都没有给出相应的公告。
第二,存在的风险。
之所以现在他们要关闭这一平台,主要就是因为此前就有很多人认为通过这样的网络互助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方面是资金的使用去向不明,导致很多爱心都被滥用。
在最开始泛滥的时候,很多人都通过这样的平台薅羊毛,甚至进行弄虚作假,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大量的资金去向不明,所以现在需要对他们进行整治。
第三,如何看待现在的网络互助?
网络互助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改变了很多人都现状,同时也帮助了很多家庭,但是的确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最起码对他们资金的流向监管一定要起到作用才可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