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通信领域,波特率即调制速率,指的是信号被调制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的波特数,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
它是对信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通常以“波特每秒”(Bps)为单位。
波特率有时候会同比特率混淆,实际上后者是对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
波特率可以被理解为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符号的个数(传符号率),通过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
严谨定义:.比特率在数字信道中,比特率是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bit)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每秒比特数bit/s(bps)、每秒千比特数(Kbps)或每秒兆比特数(Mbps)来表示(此处K和M分别为1000和1000000,而不是涉及计算机存储器容量时的1024和1048576)。
.波特率波特率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次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波特(Baud)。
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为:比特率=波特率X单个调制状态对应的二进制位数。
如何区分两者?显然,两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1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等于波特率;四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2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为波特率的两倍;八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3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为波特率的三倍;依次类推。
希望能正确掌握并理解之。
波特率单位是b还是bps
这可是很专业的问题了
波特率(BaudRate),模拟线路信号的速率,也称调制速率,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
如果数据不压缩,波特率等于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如果数据进行了压缩,那么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通常大于调制速率,使得交换使用波特和比特/秒偶尔会产生错误。
比特率这个词有多种翻译,比如码率等,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少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作为一种数字音乐压缩效率的参考性指标,比特率表示单位时间(1秒)内传送的比特数bps(bitpersecond,位/秒)的速度。
通常我们使用kbps(通俗地讲就是每秒钟1000比特)作为单位。
cd中的数字音乐比特率为1411.2kbps(也就是记录1秒钟的cd音乐,需要1411.2×1024比特的数据),音乐文件的BITRATE高是意味着在单位时间(1秒)内需要处理的数据量(BIT)多,也就是音乐文件的音质好的意思。
但是,BITRATE高时文件大小变大,会占据很多的内存容量,音乐文件最常用的bitrate是128kbps,MP3文件可以使用的一般是8~320kbps,但不同MP3机在这方面支持的范围不一样,大部分的是32-256Kbps,这个指数当然是越广越好了,不过320Kbps是暂时最高等级了。
比特率和波特率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比特率=波特率*log2n。
在二进制中,n=2,所以比特率=波特率。
比特率是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数。单位:比特/秒(bps)或千比特/秒(kbps)。
波特率是调制速率(又称波形速率):线路中每秒传送的波形的个数。单位:波特(baud)。调制速率B是波形周期T的倒数:B=1/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