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戏曲艺术的瑰宝中,有一曲豫剧经典之作,那就是《谁说女子不如男》。
这首歌曲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精神,深入人心,挑战了传统观念。
刘大哥的话语或许有偏见,但剧中女子们的坚韧与付出,无疑打破了"女子享清闲"的旧观念。
常香玉的演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舞台。在1952年的全国首届戏曲观摩演出中,她的表演赢得了荣誉奖,这一荣誉是对她艺术才华的肯定,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女子的力量。</。
1953年,香玉剧社的朝鲜慰问演出,常香玉再次以这首剧目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带来了鼓舞,她的歌声跨越国界,传递着女性的勇气与坚韧。
京剧大师梅兰芳、徐碧云和言慧珠等人的翻唱,更是将这首歌曲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证明了艺术无国界,女性的力量同样强大。
《谁说女子不如男》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见证。1957年的电影改编,使其成为了一段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地方戏如评剧中的崔连润版本,同样展现了不同剧种对这一主题的独特诠释。</。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常香玉这位豫剧表演艺术家的执着与才华。她以张妙玲之名,出生于河南巩县,用艺术的力量书写了女性的辉煌篇章。常香玉的名字,就如同她所演绎的女子一样,熠熠生辉。
这首歌曲的魅力在于它唤起了人们对平等和尊重的思考,告诉我们,女性的力量不容小觑。让我们一起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那些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故事。</。
常香玉谁说女子不如男歌词
豫剧花木兰曲目: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词:常香玉;曲:常香玉。
歌词: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乡亲门才有这吃喝穿。
你要不相信那就往那身上看,
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
千针万线都是他们裢那,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婚来嫁,
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哪一个不如儿男。
唉咳唉咳唉,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啊啊啊,
尊一声贺元帅细听端详,
阵前的花木力就是末将,
我原名叫花木兰呢是个女郎,
都只为边关紧军情急征兵选将,
我的父在军急就该保边疆,
见军贴不由我愁在心上,
父年迈弟年幼怎比胡狼,
难回答忠孝心来广议啊,
要替父去从军不用商量,
我的娘疼女儿,
她苦苦阻挡
说木兰我发了疯啊言语巅狂,
为从军避仆人我好说好讲,
为从军设妙计女扮男装,
为从军与爹爹俺比箭较量,
胆量好武艺强啊,
喜坏了高堂,
他二老因此上才把心来放。
花木兰呢,
啊啊啊,
花木兰改木力,
我的元帅啊你莫保证荒唐,
啊啊啊,
竟有此事啊,
自那日才改扮呢,
巧装男子,
移千山涉万水,
轻丝重金,
在军阵常胆心呢。
我是个女子啊,
举止间是女藏在心里,
唯恐她被发觉,
犯了军纪,
贻误了军情事,
难退强敌。
那一日在军阵中箭伤疗,
孟元帅来看病又把亲来提,
那时我赖箭伤啊装腔作势啊,
险轻点露出来女儿痕迹。
随元帅十二载,
转回故里啊,
收拾起纺织袍,
穿上我的旧时衣,
啊啊啊。
豫剧《花木兰》是豫剧大师常香玉的代表剧目,陈宪章改编移植,后又与王景中合作对剧本进一步加工。是1951年常香玉为抗美援朝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进行义演时的主要剧目。
故事的背景是有一个姓刘的将军再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路上,说女人在家中闲着,而男人却需要出来打仗流血牺牲不太公平,于是女扮男装的花木兰就唱出了这个唱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