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年物价走势呈现“V”形。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当前物价低位运行是经济恢复期的正常现象。
低通胀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恢复期,5月我国PPI出现同比下降,这更多反映了基数效应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
管涛表示:“预计2023年CPI和PPI的涨幅年内低点将在二季度出现。
”。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王远鸿指出,2023年以来,CPI月度同比涨幅有所回落,PPI降幅扩大,物价整体呈现低位运行态势,但价格总水平并未出现普遍和持续性的下降。
从结构上看,鲜菜、汽柴油、燃油小汽车三项商品价格下降较多,拉低了整体CPI涨幅,而核心CPI保持基本稳定。
据统计,4月,仅鲜菜、汽柴油、燃油小汽车三项合计就拉低了当月CPI涨幅约0.9个百分点。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分析认为,近期我国物价走低的原因包括猪肉价格下跌、服务价格回升偏慢、大宗商品价格走弱等多种因素,预计下半年经济将持续复苏,物价水平将整体上升。
王远鸿表示:“我们预计,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基数效应的减弱,CPI和PPI的涨幅将在三四季度逐步走高,全年物价将呈现‘V’形走势。
”。
消费持续恢复: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10月13日发布的数据,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涨转平,环比上涨0.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国内物价保持平稳运行。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9月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CPI环比继续上涨,但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同比由涨转平。
”。
在我国CPI“篮子”商品中,食品占比较高。
主要受上年同期食品对比价格走高影响,9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上月扩大1.5个百分点。
从环比来看,中秋、国庆节前市场供应充足,9月份,食品价格涨幅略低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
董莉娟分析,开学季叠加双节临近,鲜菜和鸡蛋价格环比分别上涨3.3%和3.2%;猪肉、鲜果、禽肉类等食品价格基本稳定。
专家称2023年大宗商品将上涨是真的吗还是假的
爱马仕将在2023年涨价,涨价的主要原因来源于世界通货膨胀的持续上涨,带动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从而进一步使爱马仕等奢侈品的价格上涨。
这其中既有正常的通胀预期,也有物价上涨的复杂因素,比如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等等。
总之,这场涨价是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然随着价格的上涨,场内也存在部分担忧和制约因素,这些因素我们也一起简单分析一下。
第一,社会经济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货膨胀的速度越来越快,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
再加上现在人们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消费自然也就越来越高了。
第二,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
由于商品都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会慢慢的传导到下游产业链,最终导致大部分商品的价格上涨,也就是通货膨胀。
这些都是上游的生产环节,上游的价格上涨,下游的消费环节肯定也会跟着上涨。
另一方面,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商品供过于求,从而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
同时,对于市场主体来说,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所以他们会想方设法地提高技术,降低成本,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从而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
这些因素都在表明,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高成本的时期,成本上升将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力量。
因为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很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国内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居民消费成本的上升。
这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复苏,都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