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类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体验,通过设计满足人类的需求,确保效率、安全和舒适。以下是其主要目标的阐述:
1.提高效率
人因工程关注如何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例如通过改进产品设计,减少错误,增强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从而增强用户的信赖度。
2.增进人性价值
这项工程旨在降低工作压力和疲劳,增强员工的安全感,提升舒适度和满足感。它关注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减少工作伤害,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以及改善生活品质。
在研究方法上,人因工程依托流行病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等科学,系统地研究人类的能力、本能限制、行为和动机,以此为依据来设计产品和环境。这需要通过严谨的实验和统计分析来收集并运用相关数据。
总的来说,人因工程就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能力极限以及特性如何影响工具、机器、设备、系统和环境的设计科学,它的目标是提升生产力、安全性、舒适度和效率,最终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
人因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正在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涉及多种学科,如: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管理学、工程学、系统科学、劳动科学、安全科学、环境科学等,应用领域十分广阔。
因此,在本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学科、各领域、各国家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该学科下定义、定名称,反映不同的研究重点和应用范围,至今仍未统一。
人因工程是什么专业
人因工程这门学科,在大多数人眼里,是陌生的。
关于人因工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简单来说,人因工程(HumanFactorsEngineering)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致力于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最终实现提高系统性能且确保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标。
不管是复杂到航空航天器材制造,还是小到设计一个杯子,它的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
举几个例子。
手机容易滑落,掉地上易摔碎,就给它加个手机壳;小孩饭前要洗手,有些餐厅就会有低矮的洗手池;宇航员要在外太空活动,宇航服必须考虑外太空辐射、低温等环境问宇航员身体健康的影响……。
人因工程涉及的问题,其实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第二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合影。
这次高峰论坛,有政府部门代表、两院院士、人因工程领域专家、设计创新领域专家、相关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代表约400余人参加会议。
翻看名单,就能发现,来的嘉宾都是学界和业界大咖。
中国工程院沈荣骏院士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周建平院士为论坛名誉主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善广研究员为论坛主席。
包括沈荣骏院士和周建平院士在内,共有15位两院院士出席了本次论坛。
过去20年,在国家载人航天工程、863计划、973计划以及大型飞机、高铁、核电站等国家重大计划和专项的支持下,我国在人因工程学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理论和技术成果。
这些成果的取得,与这些院士、专家的努力密不可分。在2天的会期内,他们将围绕“人因设计、中国智造、军民融合、共赢共享”的核心议题,分享人因工程研究成果,研讨人因设计发展规划。
此外,中国航天员刘旺也来到现场。2012年6月24日,刘旺手动控制神舟九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
梦栖小镇图源网络
【浙江新闻+】
人因工程高峰论坛缘何选择杭州梦栖小镇?
2016年,首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是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届论坛为何会选择来到杭州良渚梦栖小镇?
“在我看来,人因工程与工业设计息息相关。
这次主办方能够选择在梦栖小镇召开第二届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也是对小镇这几年在工业设计领域取得成绩的认可。
”余杭区良渚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沈丽月告诉记者,梦栖小镇的规划理念与建设思路与本次人因工程高峰论坛“设计创新中国”的主题相一致。
2015年11月,梦栖小镇正式启动,并于2016年1月列入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小镇紧盯高端装备制造前端的工业设计,兼顾智能设计、商业设计等各类设计产业,重点实施“科技、人才、文化、金融”战略。
在短短的两年不到时间里,梦栖小镇集聚了创新设计企业311家,创业人才2100余名。
良渚新城与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共建的设计开放大学就在梦栖小镇,今年9月迎来第一批20名浙江大学学生;国内著名设计公司凸凹设计总部入驻梦栖小镇。
沈丽月介绍,如此重量级的专业型论坛放在梦栖小镇,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自小镇启动以来,先后召开了中国工程院“创新设计论坛”、“2015年中国创新设计大会”、福布斯·中国设计力量榜单”发布会、世界工业设计大会、金圆规奖亚洲计划、中国原创设计奖等一系列活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