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
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2、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3、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
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氢能等作为新能源。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简述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水文与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如下:
1.水文特征:
-径流量:指一定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点的流量。
-含沙量:指水中悬浮沙子的含量,反映河流侵蚀和搬运能力。
-汛期:指一年中河流水位较高的季节,通常与雨季相对应。
-结冰期:指河流表面结冰的季节,主要出现在寒冷地区。
-水能资源:指水流的动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流速:指水流的运动速度,影响河流的输沙能力和航运条件。
-水位:指河流或湖泊的水面高度,是衡量水文状况的重要指标。
2.水资源的基本特征:
-基础性:水资源是维持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
-循环运动性: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从大气到地表水,再到地下水和径流。
-不可替代性:水资源在短时间内无法由其他资源替代。
-有限性:尽管水是可再生能源,但地区性水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3.水文基础知识:
-水文学研究地球上水的形成、循环、时空分布等特性,为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预防提供科学支持。
-水文学与气象学、地质学等领域密切相关,并为水利、农业等部门提供服务。
4.水资源介绍:
-水资源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天然淡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资源量通常以年补给量来衡量,如河川径流量和地下水补给量。
5.水文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文循环涉及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和径流等过程。
-水资源开发利用包括治理、控制、调配、保护和管理天然水资源,确保适量且符合质量要求的水供应。
6.水文要素: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文循环的基本要素。
-水位、流速、流量、水温、含沙量、冰凌和水质等也是重要的水文要素。
通过上述特征的简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文与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管理方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