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毒物质是指那些对人体具有极高毒性,微量摄入就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化学物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毒物质:
氰化物:一种剧毒物质,即使微量也可能致命。它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中毒。
砒霜(三氧化二砷):一种强烈的毒药,主要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硒粉: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长期接触或吸入硒粉可能导致头发和指甲脱落、皮肤损伤以及神经系统和肝脏的损伤。
苯酚:一种有毒的化合物,常用于制造树脂、杀菌剂和药物等。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刺激、头痛、恶心等症状。
氯:一种有毒的气体,常用于水处理、漂白和消毒等。长期吸入氯气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眼睛刺激和皮肤问题等。
氨: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用于制造化肥、炸药等。接触氨气可能导致眼睛、鼻子和喉咙的刺激,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异氰酸甲酯:一种有毒的液体,常用于制造塑料、涂料和粘合剂等。吸入异氰酸甲酯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眼睛刺激和皮肤问题等。
硫酸二甲酯:一种有毒的液体,常用于制造染料、药物和农药等。接触硫酸二甲酯可能导致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的刺激,以及头痛、恶心等症状。
除了上述列举的高毒物质外,还有许多其他化学物质也具有高毒性,如重金属(汞、铅、镉等)、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等)、农药和杀虫剂等。
这些物质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环境中都可能存在,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毒性
新学期开始刚刚不到两个月,接连出现的“有毒塑胶跑道事件”让家长们忧心忡忡。塑胶跑道原本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怎么会成为孩子们的健康杀手呢塑胶操场有什么危害吗。
塑胶操场危害如下;
第一、甲苯二异氰酸酯。
这既是毒性物质,也是我国95%以上聚氨酯跑道用料的两种主要成分之一,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在聚氨酯跑道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游离挥发到空气中成为伤害健康的主要风险源之一。
这种物质的挥发释放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其浓度在蒸发阶段较短时间内极速上升至最大值,然后迅速衰减,进入相对缓慢的衰减过程,最后趋于一个稳定值。
温度升高,湿度增大,空气变换率增大,甲苯二异氰酯的释放率增大,浓度衰减快。
施工规程要求跑道施工气温在15℃以上,考虑到工期对教学的影响,跑道施工一般会安排在暑假期间,如果严格按照规程,施工后有足够的时间留给有害物质挥发,可以很大程度降低伤害风险。
第二、苯、甲苯和二甲苯等物质。
这些并非生产聚氨酯跑道的必需物质,但在持续监测中我们一直发现有这些物质存在。
苯的来源可能性最大是原料辅料带入,毒性也是三者之中最大。
甲苯、二甲苯的来源可能性最大是溶剂残留,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为了既满足工艺的粘度要求,又便于施工,使用苯系物溶剂造成有害物质残留。
研究标明,工人在接触平均浓度为20.7mg/m3的低浓度苯、甲苯和二甲苯时,细胞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改变,可能是苯中毒的早期指标表现。
长期接触这3种物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白细胞减少。
这一类物质既可能导致人体不适、刺激、头痛、出血等急性伤害,也可能导致白血病、急性血液系统疾病等慢性病伤害。
第三、总挥发性有机物。
这是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总和,主要成分有900多种。
人体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标明,这类物质浓度在0.2mg/m3可视为可接受安全,在0.2-3mg/m3范围内和其他物质联合作用可能产生刺激等不适应情况,在3.0-25mg/m3时产生刺激、头痛症状,大于25mg/m3时,对人体的急性毒性效应非常明显,主要体现为神经毒性作用。
在这些有机物中,有的味道是人类能够察觉的,有的是闻不出来的,有的还具有芳香味道。
研究表明,我们闻得到的刺激气味未必是毒性最大的。
有些好闻的或闻不出来的气味,伤害作用却是极大的。
塑胶操场的危害性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学生在塑胶操场中运动出现不适的症状,还是要尽早的去医院检查和治疗,毕竟毒塑胶跑道的危害有多大大家都不了解,要时刻关注裕祥安全网,关注校园安全知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