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乐山大佛正面造型庄严,双手抚膝,排水设施巧妙隐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为海通和尚发起,旨在减杀水势,普渡众生。
2.佛像历时90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完工,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等组成,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3.乐山大佛通高71米,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两侧有护法武士石刻和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4.乐山大佛雕刻成后,曾建有十三层楼阁覆盖,后毁于明末战乱。大佛岩石为红砂岩,易受侵蚀风化。
5.各个朝代都对大佛进行过维修。1962年,政府全面维修大佛,1982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政府拨款维修大佛头部,并增加配套设施。
6.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专家赞誉其可与世界其他石刻媲美。
7.海通和尚为乐山大佛的发起人,他立志开凿大佛以减杀水势,永镇风涛。海通遍行大江南北募化钱财,开凿大佛。海通死后,工程由其徒弟继续。
8.乐山大佛耸立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流之处,历经千年,依旧肃穆慈祥。大佛头部发髻用石块嵌就,观赏时可见其外表和姿势,而对大佛部位结构则看不真切。
乐山大佛的来历与传说文字
乐山大佛的神话传说:
乐山大佛,坐落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河畔,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石刻佛像。关于这座大佛,流传着一个神奇的神话传说。
一、传说中的神秘背景
很久以前,乐山大佛地区常常遭受洪水侵袭,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为镇住水患,保护百姓平安,一位高僧决定来此修建一座巨大的佛像。这位高僧经过多日参禅定计,终于决定雕刻一座大佛来镇压水妖,庇佑一方百姓。
二、乐山大佛的雕刻过程
高僧带领众多工匠,历经多年艰辛,终于雕刻出这座雄伟的大佛。据说在雕刻过程中,多次有神奇现象出现。每当工匠遇到难题时,大佛身上便会显现出神秘的光芒,指引工匠完成雕刻。这些传说更为乐山大佛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大佛的神奇力量
当大佛雕刻完成后,当地的水患真的得到了缓解。
每当洪水来临之际,大佛仿佛显灵一般,洪水会自然分流,不再造成灾害。
这一神奇现象使得乐山大佛在当地人民心中具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寻求庇护。
四、文化价值的体现
除了神秘的传说外,乐山大佛还是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这座佛像的雕刻技艺精湛、形态生动,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乐山大佛不仅是神秘的传说载体,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乐山大佛的神话传说为这座石刻佛像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神秘色彩。无论是传说中的镇水妖能力还是作为古代石刻艺术的代表,乐山大佛都是值得人们敬仰与探访的古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