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杆菌是一种产晶体芽孢杆菌的类别,包含多种变种。
这些变种的蛋白晶体结构各不相同,因此其毒性和适用的害虫对象也有所不同。
苏云金杆菌广泛应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害虫,尤其国内登记的寇氏变种,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幼虫。
苏云金杆菌产生两大类毒素:内毒素(伴孢晶体)和外毒素。
其中,伴孢晶体为主要毒素,在昆虫的碱性中肠中,能迅速使肠道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昆虫停止取食,并破坏肠道内膜,使细菌营养细胞易于入侵和穿透肠道底膜,最终导致昆虫因饥饿和败血症而死亡。
而外毒素则作用较为缓慢,在昆虫的蜕皮和变态过程中效果更为明显。
苏云金杆菌作为生物农药的代表之一,具有无残留、对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综上所述,苏云金杆菌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生物农药,通过其产生的毒素作用于害虫,有效控制了害虫的繁殖和传播,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同时,苏云金杆菌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做出了积极贡献。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一个有益用途
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是一种包括许多变种的产晶体芽孢杆菌,可做微生物源低毒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
该菌可产生两大类毒素,即内毒素(伴胞晶体)和外毒素,使害虫停止取食,最后害虫因饥饿和死亡,而外毒素作用缓慢,在蜕皮和变态时作用明显,这两个时期是RNA合成的高峰期,外毒素能抑制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
该药作用缓慢,害虫取食后2天左右才能见效,持效期约1天,因此使用时应比常规化学药剂提前2~3天,且在害虫低龄期使用效果较好。
对鱼类、蜜蜂安全,但对家蚕高毒。
它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或数种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crystalproteins,ICPs),又称δ-内毒素,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等昆虫,以及动植物线虫、蜱螨等节肢动物都有特异性的毒杀活性,而对非目标生物安全因此,Bt杀虫剂具有专一、高效和对人畜安全等优点目前苏云金杆菌商品制剂已达100多种,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大、效果最好的微生物杀虫剂,因而倍受人们关注。
但是,商品Bt制剂在生产防治中也显示出某些局限性,如速效性差、对高龄幼虫不敏感、田间持效期短以及重组工程菌株遗传性状不稳定等都已成为影响Bt进一步成功推广使用的制约因素。
因此,为了提高Bt制剂的杀虫效果,对其增效途径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筛选增效菌株;利用化学添加剂、植物它感素、几丁质酶作为增效物质;昆虫病原微生物间的互作增效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