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属于**福建省**。
同安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厦门市北部,是厦门市的一个行政区。
这一地区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282年(西晋太康三年),并在933年开始实施县治。
历史上,同安县曾管辖过金门、厦门两岛及集美、龙海部分地区,在解放后行政区域也经历了多次变化。
1973年,全县划入厦门市,到1997年5月,同安县被撤销,改为厦门市同安区。
同安区地处闽南金三角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与漳州市、泉州市接壤,并且是厦门市最大的行政区。这种地理优势使得同安区在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同安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已有超过1700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同安区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变迁。
例如,民国时期,同安县属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这些丰富的历史背景为同安区的文化积淀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同安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这里保存了许多古代建筑和历史遗迹,如古城墙、古寺庙等。此外,同安区还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的传统民俗、地方戏曲和美食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同安区的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
作为厦门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安区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特别是在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同安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入驻。
同时,这里的农业也非常发达,特别是水果种植业,如龙眼、荔枝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总的来说,同安区作为福建省厦门市的一个重要行政区,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它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未来,随着厦门市的不断发展,同安区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继续发挥其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安属于哪个省管
同安县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282年(西晋太康三年),当时的晋安郡将其析置为同安县,归属晋安郡管辖。
然而,同安县不久后被裁撤并入南安县。
直到933年,也就是闽国龙启元年,同安被提升为县,再次设县于泉州,成为其一部分。
唐贞元年间,大同场从南安县划出,到了宋朝,同安归属平海军管辖,直至1387年,明朝开始筑造厦门城,'厦门'之名由此流传。
清朝时期,同安经历了多次行政变动,包括郑成功驻军厦门,以及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思明县设立。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设立厦门特别同安县市,但旋即撤销。
随后,厦门恢复为思明县,与同安县均直属福建省政府。
1949年,同安县与厦门市一起解放,同安县归属泉州专区,而厦门则成为福建省辖市。
1953年,集美镇划归厦门市,同安县的行政区域也有所调整,最终在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厦门市进行了行政区划的调整,同安县的部分区域划归新设立的翔安区。
同安县以其'银城'和'铜鱼城'的别称闻名,历史上管辖范围广泛,包括金门、厦门等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是厦门经济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变迁,同安县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雨沧桑。
同安县,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县,不久废。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复置。
1997年05月撤县设区。
2003年09月,厦门市区划调整,原同安区一分为二,拆为同安区和翔安区。
调整后,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
同安区仍为厦门市最大行政区,现有土地总面积658平方公里,下辖新民、五显、洪塘、汀溪、莲花、西柯等6个镇,大同、祥平等2个街道办事处以及竹坝开发区、凤南农场、白沙仑农场和81个行政村、42个社区居委会。
全区总人口42多万,其中外来人口11.5万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