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症状,主要指的是肺动脉的压力极速升高,而且超过了正常标准。
肺动脉高压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右心衰竭的现象,对于患者的健康危害是非常大的。
肺动脉高压发作频率非常高,所以需要大家及时治疗。
那么,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肺动脉高压指肺动脉压力升高超过一定界值的一种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状态,可导致右心衰竭,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并发症,还可以是综合征。
其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检测肺动脉平均压≥25mmHg。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实验室检查
自身抗体、肝功能与肝炎病毒标志物、HIV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动度、BNP或NT-proBNP。
2.心电图
提示右室超负荷、肥厚和右房扩张。
3.胸片
提示肺动脉高压的征象有:右下肺动脉横径≥15mm,肺动脉段突出≥3mm,中央肺动脉扩张、外周肺血管丢失形成“残根征”,右房、右室扩大,心胸比增大。
4.超声心动图
用于估测肺动脉压力,排除其他病因,如先心病、瓣膜病等,还可评价右心功能、判断预后。
5.肺功能测定
用于明确气道和肺实质病变,重点参考一氧化碳弥散能力。
6.肺通气/灌注扫描
帮助判断有无肺栓塞。
7.高分辨率CT和增强CT
提供更详细的肺实质和肺血管影像学信息。
8.磁共振成像
能直接评估右室形态、大小和功能,也能无创评估部分右心血流动力学特征。
9.多导睡眠监测
用于排除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10.心肺运动试验
可评价心功能、气体交换能力,最大氧耗量和EqCO2可用于预测预后。
11.6分钟步行距离
评价患者运动耐量的重要方法。
12.右心导管检查和急性血管扩张试验
右心导管检查是诊断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可准确获得肺循环及右心系统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急性血管扩张试验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对钙离子阻滞剂治疗有反应。
13.肺动脉造影术
排除肺栓塞、肺动脉肿瘤等。
14.胸腔镜肺活检
不推荐常规进行。
肺动脉高压分级标准
肺动脉高压可分有的不同的级别,Ⅰ级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的活动也不会引起呼吸困难乏力或者是胸痛和头痛状况,但是二级的话那么就容易出现呼吸困难法律症状。
1、Ⅰ级:患者有肺动脉高压,但体力活动不受限。
一般体力活动不会引起呼吸困难、乏力、胸痛和头晕。
2、Ⅱ级:患者有肺动脉高压,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休息是没有不适,但一般体力活动可引起呼吸困难、乏力、胸痛和头晕。
3、Ⅳ级:患者有肺动脉高压并且任何活动都可引起症状的出现。
有右心功能衰竭的体征,休息时可有呼吸困难和(或)乏力,轻微体力活动即可引起明显的上述症状。
4、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包括:
a、适当调整日常体力活动。
目前尚不清楚体力活动能否延缓肺动脉高压的发展,但患者体力活动强度应以不出现症状(如呼吸困难、晕厥和胸痛)为宜,活动应避免在餐后、气温过高及过低的情况下进行。
适当的调整日常活动,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症状发生。
b、避免到高海拔地区。
低氧能够加重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收缩,海拔1500米到2000米为轻度低压性低氧区,因此,应建议患者避免到此类地区。
商业飞机上的环境类似于海拔1500米到2500米的状态,应建议患者乘坐时吸氧。
c、预防感染。
肺动脉高压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且耐受性差,肺炎占总死亡原因的7%,因此应及早诊断、积极治疗。
推荐使用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采用静脉导管持续给予前列环素的患者,若出现持续发热,应警惕导管途径的感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