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洗注胶翡翠的鉴别方法有酸蚀网纹、酸蚀充胶裂隙特征、底净杂质少、紫外荧光灯测试、相对密度测试。
1、酸蚀网纹
由于B货翡翠矿物颗粒间隙内的树脂胶的硬度较低,在切磨抛光时,低硬度的胶容易被抛磨,形成下凹的沟槽,形态像干裂土壤的网状裂纹,故又称为龟裂纹。
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时,B货翡翠可见细线状围绕着每一个晶体颗粒连通状的网纹。天然翡翠的橘皮效应是因为不同颗粒晶体的硬度不同而在抛光时产生的凹坑,坑的周边会有圆滑的过渡斜坡。
2、酸蚀充胶裂隙特征
若翡翠有裂隙存在,可通过裂隙特征进行鉴别。
B货翡翠中较大的裂隙内会充填较多胶,在反射光下通过显微镜可见到呈油脂状(反光较弱)的平面。
裂隙的边界常常呈裂碎状,甚至有从裂隙壁上散落下来被胶包裹住的小角砾,裂隙常常还发散有毛发状的分支裂隙。
3、底净杂质少
由于经过了酸洗漂白,翡翠中所含的氧化物和其他易溶的杂质被溶解,黄底和脏底被清除,所以酸洗翡翠大多过于干净,杂质极少。
天然翡翠在放大观察时常可见到小锈斑、小黑点等杂质,在微裂隙中可以见到各种杂质充填其间。
4、紫外荧光灯测试
在紫外荧光灯下经过酸洗充胶的翡翠呈现由弱到强的蓝白色荧光,天然翡翠则没有。经过上蜡的尤其是浸蜡的翡翠也具由弱到中等的蓝白色荧光,目前无法区分出树脂与蜡的荧光,所以紫外荧光灯只能作为辅助性的鉴定方法。
5、相对密度测试
经过酸洗充胶的翡翠,相对密度会明显地降低,,在纯二碘甲烷的重液中上浮。
但是,有少部分料子较新的天然翡翠,由于含有相对密度小的矿物,如绿辉石、钠长石等。同时,还有少部分酸洗轻处理的翡翠,充填树脂不多,在二碘甲烷重液中会下沉或悬浮。
酸洗过的翡翠有什么危害
翡翠镯子用强酸处理过,再进行染色是对人体有害的。如果化学染料超标,那这些经处理过的假翡翠,会释放毒素和放射性元素,成品有害元素超过饰品有害元素限量规定,长期佩戴是对人体有害的。
购买时尤其应该多留个心眼,尽量挑选正规的商场或珠宝行进行购买,在决定购买前,一定要格外注意珠宝玉器所携带的质量保证书上标明的具体保修期限,如该保修期限长于国家规定,那么在遇到问题时,消费者可依据保证书上的标注对商家提出相关的赔偿要求。
市场上翡翠主要有三种,即A货、B货和C货。其中,A货是指未经任何人工优化处理的天然翡翠,是货真价实的真品。
B货经过强酸清洗后,里面注了胶,虽然经过抛光,但是表面还是会有酸蚀纹,这种货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泛黄。
C货则是一种染色翡翠,一般是用无色、浅色及水头较好的低档翡翠经人工染色而成,时间一长就会褪色。
A货的色感是由内而外透出的,非常自然。
除了颜色,用10倍的放大镜看,处理过的B货和C货,表面还有田干裂或老人皮肤那样的纹路。另外,两个天然翡翠手镯轻轻对碰,发出的声音清脆,处理过的手镯则声音沙哑,更像玻璃碰撞的声音。
一只品相差的翡翠手镯,经过酸洗、用树脂填充等步骤,也可以变成质地“纯净”的翡翠手镯,再加入颜色,就变成了色彩“艳丽”的上品翡翠手镯。
人民网-B货翡翠造假全程曝光:数元原石染色后卖上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