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家庭使用空调二级节能,这样节能效果通常是最佳的。
2、在经过了能效比的攀比炒作后,一些不负责任的厂家已经直接将消费者带入“高能效消费的误区”。
根据国家的能效标准,空调能效比分为5级,1级为3.4,表示能源效,5级为2.6,表示能源效率低。
5级能效比代表了中国空调业的水平,中国制定的1级标准是一般企业努力的目标,2级代表节能型产品,3、4级代表国家的平均水平,5级产品是未来淘汰的产品。
所以并不是买能效比越高的产品越省钱,这涉及到产品成本与节约电费之间的衡量。
综合考虑投入,有的消费者选择第2级、3级能效比的空调也许会较为合算。
3、不少消费者在购买了节能空调后,总认为就是终身高效,但实际上,空调出现性能衰减现象是业界一直没有关注的问题。空调性能衰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空调的换热器效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4、传统空调的换热器,使用亲水铝箔作为热交换界面,而铝箔的亲水性是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衰减的,当其亲水性衰减后,制冷时产生的冷凝水就会在铝箔翅片间形成水桥,堵塞出风风道,从而导致制冷效果衰减。
此外,传统空调室外机长期暴露在各种烟尘、风沙环境下,久而久之就会积尘、变脏,而且很难清洗,这会直接导致换热效率降低,是空调性能衰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高效加长效才是空调的关键。
国家空调能效等级规定
(1)三种等级的空调能源效率不同:
以现行的能效比等级来论。
一级COP=3.6。
二级COP=3.4。
三级COP=3.2。
以此基础计算,假设是正1匹2500W制冷量的空调机,耗电功率大致如下:正1匹一级耗电=(2500/3.6)=695W,二级耗电=(2500/3.4)=735W。
三级耗电=(2500/3.2)=781W。
从中可以看出能效等级为一级的空调能源效率最高,即最节能;二级的比较节能;三级的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
(2)这三种等级的空调的区别也主要体现在价格方面:
同样的配置,一级能效的空调价格会更贵,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的是,一级能效二级能效三级能效的空调的主要差别就是它们的能耗比和价格,一级能效空调价格更高。
(3)这三种等级的空调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也有区别:
一级能效的空调,在耗用相同电能的情况下排放的热量和二氧化碳最少,三级能效的空调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
能效比分为两种,分别是制冷能效比EER和制热能效比COP。
一般情况下,就我国绝大多数地域的空调使用习惯而言,空调制热只是冬季取暖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制冷,所以我们一般所称的空调能效比通常指的是制冷能效比EER。
由于1级能效比EER1=3.4,而5级能效比EER5=2.6;则为达到同样的制冷量W,1级能效比的空调就要有W/3.4的功率,运转24小时,就要耗电度24*W/3.4度;5级能效比的空调就要有W/2.6的功率,运转24小时,就要耗电24*W/2.6度;这时运转24小时,一级比五级省电:
(五级用电量-一级用电量)*100%/五级用电量=[(24*W/2.6)-(24*W/3.4)]*100%/(24*W/2.6)=23.5%。
即空调的能效等级一级比五级省电23.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