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盲症,即Prosopagnosia,一种无法辨识面孔的认知障碍。
患者尽管可以区分物品,具备正常智商,却无法识别熟人的脸。
这个病症的学术名称源自希腊语,prosopon意为脸,agnosia意为不知道,合起来意为无法识别脸。
脸盲症根据发生时间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前者由遗传引起,后者可能由大脑受损导致。
后天脸盲症又细分为感觉性脸盲和联想性脸盲。
大脑识别人脸分为两步:首先识别面孔特征,然后将面孔与记忆中的人脸及其他信息联系起来。
感觉性脸盲患者无法区分不同人脸,而联想性脸盲患者能分辨不同人脸,但无法通过面孔识别特定个体。
先天性脸盲患者自小即有此障碍,且通常不知自己患有此症。
脸盲症的致病原因涉及大脑中与识别人脸相关的特定脑区和它们之间的神经连接。
这些脑区位于颞叶和枕叶,如梭性脸部脑区(FFA)和上颞沟(STS)。
无论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性脸盲,都源于这些脑区和连接的异常。
目前,研究仍在探索导致不同类型脸盲的具体脑区不正常的原因。
先天性脸盲可能与遗传有关,自闭症和学习障碍患者也更易出现此症。
脸盲症目前无法治疗,受损的人脸识别相关脑区无法恢复,也没有其他脑区能代偿其功能。因此,保护大脑,支持脑科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未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可能有一天,脸盲症能得到有效治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