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以往一般认为电力设备所产生的磁场对人体健康不会有影响。
从电场向生物体转移的能量不大。
人体内的电磁场至少要比60Hz电磁场强100倍。
此外,尚无电器化装置引起的大规模的明显公共卫生影响。
然而,日益增多的阳性结果材料已表...
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以往一般认为电力设备所产生的磁场对人体健康不会有影响。
从电场向生物体转移的能量不大。
人体内的电磁场至少要比60Hz电磁场强100倍。
此外,尚无电器化装置引起的大规模的明显公共卫生影响。
然而,日益增多的阳性结果材料已表...
可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在地球上各式各样的电磁波充满人类生活空间,无线电广播、电视、移动通讯、无线电遥控、导航、高压送配电线等均向空中和地面辐射强大的电磁波能量。
高频淬火、焊接、熔炼、切割、塑料热合、木材干燥、电磁理疗、微波治疗、微波加热等感应加热设...
我国的民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其导线周围存在有交变的电场和磁常当交流电的频率经高频振荡电路提高到10kHz以上时,电场和磁场就能以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发射传播,称电磁波。
频率从100kHz到300MHz的频段范围称高频电磁常其接触机会主要见于:1)...
首先对心理有危害,使你整天提心吊胆,疑神疑鬼。
其次对神经细胞有轻微的杀伤作用。
再次长时间处于高压磁场中对内脏器官有刺激。
不过人体有免疫能力,五年以内的“安全作业”中所受到的伤害,通常在一年内可以调节正常。
电磁场对人体有害吗为什么
影响:
1,神经系统:人体反复受到电磁辐射后,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它方面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条件反射性活动受到抑制,出现心动过缓等。
2,感觉系统:低强度的电磁辐射,可使人的嗅觉机能下降,当人头部受到低频小功率的声频脉冲照射时,就会使人听到好像机器响,昆虫或鸟儿鸣的声音。
3,免疫系统:我国有初步观察到,长期接触低强度微波的人和同龄正常人相比,其体液与细胞免疫指标中的免疫球蛋白1gG降低,T细胞花环与淋巴细胞转换率的乘积减小,使人体的体液与细胞免疫能力下降。
4,内分泌系统:低强度微波辐射,可使人的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紊乱;CRT、ACTH活性增加,内分泌功能受到显著影响。
5,遗传效应:微波能损伤染色体。
动物试验已经发现;用195MHz、2.45GHz和96Hz的微波照射老鼠,会在4-12%的精原细胞骨形成染色体缺陷,老鼠能继承这种染色体缺陷可引起受伤者智力迟钝、平均寿命缩短。
预防建议
1.各国决策者应当为公众及职业暴露人群制订极低频电场和磁场暴露指南;国际暴露指南是最好的暴露指南。
2.决策者应当制订极低频电磁场防护规划,对各种发射源的电磁辐射进行检测,从而确保公众及职业暴露人群的暴露水平不超过暴露限值。
3.在不影响健康效益、社会效益及电力行业的经济利益前提下,采取低成本措施合情合理的预防极低频电场和磁场暴露。
4.决策者、社区规划者及生产商在新建电力设施及设计新型电力设备(包括电器在内)时应当采取低成本的措施预防极低频电场和磁场暴露。
5.如果能产生其他额外的效益(如增加安全性)、或不需要增加成本或成本很低时,可以考虑改变现有工艺以降低设备或设施的极低频电磁场暴露水平。
6.在考虑改变现有的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时,应当对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虑。
7.地方政府应当加强网线管理,在新建电力设施或对现有的电力设施进行线路改造时应当减少非故意地面电流,确保安全;以前瞻性措施防范违反网线管理规定行为或判断现存的网线管理问题是代价昂贵的,可能也是不合理的。
8.国家管理部门应当采用有效的、互动交流的公开策略使所有业主参与从而形成明智的决策;这一策略应当包括如何减少各业主自身暴露水平的内容。
9.地方政府应当改善极低频电磁场发射设施的规划,在为大型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选址时应当由企业、地方政府和公众进行良好的协商。
10.政府和企业都应当促进电磁辐射研究,减少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健康影响的科学不确定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