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分享:
我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内一所双非院校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无任何科研项目和竞赛经历,成绩不算顶尖,无缘保研,有幸于2022年一战成功上岸哈尔滨工程大学。
我的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数学一、964电路分析基础,初试分数为370+,初试排名和综合排名均在前20名内。
回顾备考一路,有不少的经验可以和大家进行分享。
一、关于考研和择校
首先我本科学习的是自动化专业,认为该专业在就业等方面还是具有较大的优势,所以我并没有跨考其他专业。
接着是对于名校进行了一个难度的分析,发现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控制方面难度并不大。
因为近几年的考研难度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我个人不太建议去考那些竞争较为激烈的学校。
回顾大工往年的录取分数以及人数,可以发现分数较低,招录人数增长,分数基本在350左右。
在2021年分数线降到了300。
但是今年由于考研人数的增加,分数有了较大的增加。
在这里需要提一下专硕与学硕,学硕的分数相较于专硕来说分数较高,人数也较少,拿我这一届来说,学硕352,人数34。专硕327,人数86.所以说在报考方面可以更倾向于专硕。
二、初试复试经验
考研政治:
由于我对于政治学科分数的要求不是很高,大致在70+,所以我没有很早开始政治的备考。
我是从大致8月份开始政治的学习,前期主要是视频的学习,一天基本就是1个小时左右。
在这里,其实我觉得在经历视频的学习后,自己在政治备考中并没有一些实质性的进步。
不过这个还是看个人的复习进度,如果政治开始较早,视频可以全部进行学习,如果和我一样进度较慢,那么可以有选择的去看,不要精益求精而顾此失彼。
后续比较重要的便是腿姐的书了,前面的知识点一定要熟练,可以配上肖老的1000题进行练习。
在这里一定要注意复盘,第二天在练习以及背诵知识点时一定要回顾前一天的知识点,我当时就是犯了只去做题而不去复盘,导致自己在练习完后许多知识点都掌握不老。
最后便是最后两个月的复习了,这个时间点可以说是政治要给出一大部分时间了,去背诵和记忆。
可以说,这两个月是你提升政治分数的黄金期。
我大多数知识点便是在这两个月中背诵记忆的,最后也拿到了70+的成绩。
我确实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去学这门课,分数也不是很理想,只有60出头。
我9月初开始看徐涛老师的强化班,然后做肖秀荣《1000题》,只看了马原和史纲的部分,《1000题》也只写了1/3的内容。
购入了腿姐的背诵手册,但是直到考研结束还处于全新的状态;前前后后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杨杰的《风中劲草》。
十一月份出模拟卷,一天做一套的选择题,做了腿四,肖八。
后来,肖四出来,前后背了三遍肖四的主观题,但是因为今年背诵的内容都出现在了材料里面,所以考场上还是有点慌乱的,最后也确实没有考到比较好的分数。
考研数学:
我数学开始的很早,基本是在3月份,每天在课余时间进行数学的学习,前期我主要犯了一个错误,太注重于视频的学习。
其实数学的学习,更在于你自己的理解,如果只是看视频,而缺乏自己的思考,你会在后期发现,很多知识点根本没有理解透彻,导致做题练习时还得回头花费大量时间去进行知识点的学习。
另外比较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后期的模拟题的练习,不要太注重题量的练习,要做到你做过的题必须不能出错。
要记住的一点是,一定要全真模拟后期每一次的试卷,在评分时一定要严格中立,不要去给自己心里安慰,这样才能让你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才能让你去找到自己的不足。
基础阶段,高数部分看的武忠祥老师的课,然后做1800基础篇;线代看的李永乐老师,做的是复习全书基础篇上的例题,1800基础篇的线代部分;概率论是看的余丙森老师的课,做的他的概率论辅导讲义基础部分的题。
强化阶段,看了武忠祥老师的强化班,做《高数辅导讲义》上的例题和配套的严选题,这个时候也开始看一章二刷一章1800的基础篇,同时感觉自己基础不太扎实,这个时候开始每天还花一个小时做杨超的《三大计算》。
线代强化,每天看李永乐老师的强化班视频,做他线代辅导讲义上的例题。
这个时候同时重刷《高数辅导讲义》,抄笔记+做题,重做严选题的错题,三刷1800基础篇。
线代结束后就开始看余丙森老师概率论部分的强化课,做《概率论辅导讲义》对应的强化部分的题。
10月开始做真题,我是从04年开始做的,真题做到09年,之后开始做李林的108题,同时把04年真题及以后的错题拿出来做。
做完108题之后天天就是做新的真题+做以前真题的错题,做完了04-20年的真题,强推李艳芳老师真题解析绿皮书。
模拟卷我首先做了合工大超越2021年的卷子,之后做了余丙森的模拟卷,这个时候开始用答题卡全真模拟了做完正好《李林6套卷》出来,每天做一张。
每天在完成当天的任务之后就会把之前真题的错题反复地重刷。
李六做完之后开始做合工大超越2022年新出的卷子,做完就是做的《李林四套卷》,难度真的大跳水,但是我的分数还是不是很高,粗心和基础不牢总是犯很多的错误。
在12月的时候模拟了21年的真题卷子。
考研英语:
英语这方面,就是说单词。
英语是我的优势,所以一开始比较有信心,在尝试了做英语阅读后,发现自己一篇阅读只能对一两个,很崩溃。
然后就开始加大对于单词的背诵。
我采用的是手机软件的背诵,因为它可以更好地管理你的记忆。
在大约背完了两遍单词后,我发现,阅读开始好转,在几周的练习后,自己就可以做到一篇只错一两个。
然后每天坚持背诵单词,直到上考场到。
最后阅读只错了一个,英语取得了80+的成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英语的练习,就是真题。
不要去做除了真题以外的资料,因为真题有它自己的思路,你如果做多了,思考的方向会很乱。
不要不舍得做真题,真题往往要做到三刷,这样你才能了解到真题的风格,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英语我处于前期花的功夫比较多的那种,看了田静长难句、唐静翻译基础、唐迟的阅读课(长难句+讲03年之前真题)。
我第一遍做阅读的顺序是,首先先看文章,正常做题;然后用手译本逐句翻译;订正翻译;最后对照唐迟逐篇讲解的视频订正。
后来又进行了二刷和三刷。
作文我是11月份才准备的,小作文用的是Monkey老师的模板,大作文用的是晶婷老师的作文模板,模板句子背差不多之后就天天模拟,把所有英语一的作文题都练了一遍。
关于小三门,九月初开始做翻译题,从2000年开始做的,一天做2-3句,两天做一年,一刷完之后就开始二刷。
完形是9月份开始,只对答案,看解析,没看课。
新题型是在11月之后抽了几天,每天做个两三年的题,看刘琦的讲解,错得多的就过几天再刷一遍。
在2021年11月26号之后,每个周五下午都会拿出来模拟英语真题,填涂答题卡,写作文,用的2017-2021的真题。
这个过程增长了我很大的自信,首先,我从来用时没超过100分钟,扣分的话在20分内。
在正式上考场之后也是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写完了整张卷子,把阅读理解一共做了3遍。
考研专业课: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自动控制原理出题可以说比较套路化。在前期你可以选择《自动控制原理》(韩敏)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完每一章就可以进行简单的练习进行巩固。
然后便是真题,前面提到的大工的出题每年的风格类似,你需要做的便是,把每年的试题都研究透。
具体题型为:一、专业名词解释,二、结构图化简求传递函数(梅逊公式),三、二阶系统性能指标(求最大超调量,调节时间,稳态误差),四、根轨迹绘制(判断系统是否稳定),五、绘制幅相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和伯德图(求相角裕度,幅值裕度),六、超前滞后矫正(求矫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七、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八、相平面分析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奇点),九、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判断系统是否渐近稳定,十、现代控制理论综合大题(求系统的状态空间,判断系统是否能控能观,求状态观测器和状态反馈控制器)。
我在专业备考的过程中,我的另一个同学,在复习完知识点后,并没有开始真题的练习,而是做大工自动控制原理的习题集(其实里面很多都不会考),导致后来他时间不充裕,试题只刷了一遍。
而恰巧今年的试题题量较大,由于他对于真题不够熟悉,很多都没有做完。
所以说,就是把真题吃透,记得我大概刷了4遍,后面基本一套就用一个半小时,最后在题量较大的情况下也取得了130+的成绩。
另外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要准确,前面在知识点的复习时,可以进行总结,然后在最后一个月集中进行背诵记忆。
(因为大工会考一些概念性的题目)。
最后再强调一下,注重真题的练习,一定要多刷几遍,这样才能在考场上面对题量大的试卷做到从容。
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三、复试准备经验
由于大工的考研总分数是初试分直接加上复试分数,所以复试很是会很大程度影响我们最终的上岸。
另外大工的复试成绩是由外语30+综合素质120+专业课250组成的,外语成绩基本不会差很多,最多两三分,综合素质也不会差太多,主要是对你的PPT自我介绍进行提问,但是专业课上的分数会差很多,答得好的与表现差可能会有30分的差距,所以在复试要特别注重专业课的复习。
专业课考核科目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原理》、《检测与仪表技术》和《电路理论》。
到时候是4选三,我建议是都进行复习准备,这样能够在回答时有更稳妥的选择。
我本科出身不高,也没有科研经历,经过复试之后综合排名上升了几个名次,有几个个人的小建议:首先是一定要自信,仪科的老师们都是和和蔼的,自己不要过于慌张,按自己准备的来;一定要认真准备,充分地做题看书能让自己拥有底气,让老师看出是踏实准备了的;最后,不要不懂装懂,真诚地道歉,表示自己之后再好好学习就好。
一年的全力以赴能化解自己心里很多的遗憾和不甘,以我有限的二十多年的阅历来看,人生能真正和自己和解的机会不多,大考失利带来的闷闷不乐,或许会伴随好几年,但是有机会逆风翻盘的时候,好好把握,不论结果,直面失败的勇气就能让人变得了不起。
四、最后结语
在备考大工的日子里,没有太多的拼命,有的只是平淡的学习,每天的坚持,和周边的人一起努力,一起奋斗,在上岸的那一刻,是意料之中,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
另外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不免会遇到挫折,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了,努力了,最后的结果不会让你失望的。
在当下考研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大工,对于自动化专业考研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比较良好的选择,只要你努力奋斗,相信我们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相见。
加油!
控制工程考研学校排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考研学校排名中,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位居前三。
清华大学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具有卓越的研究实力和声誉。
该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研究设施。
清华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的学生在科研和工程实践中表现出色,深受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青睐。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也具有很高的研究水平。
该校的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内均享有很高的声誉。
哈工大在材料成型工艺、控制技术及装备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为我国材料成型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同样具有显著的优势。
该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实力强大,拥有一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实验设备。
上海交大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除了这三所学校外,还有许多其他高校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也具有较好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然而,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总之,在选择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考研学校时,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结合各高校的师资力量、科研实力、教学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也要关注学校的学科声誉和就业情况,以便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