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架构主要包括直接附加存储(DAS)、网络附加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这三种类型。
直接附加存储(DAS)是最简单的存储架构,它将存储设备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上。
这种架构的优点是实施简单、成本低廉,且由于存储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距离短,因此性能较高。
然而,DAS的可扩展性较差,因为每个服务器都需要独立的存储设备,而且如果服务器发生故障,与其直接相连的存储设备也可能无法访问。
网络附加存储(NAS)是一种通过网络连接存储设备的架构。
NAS设备通常被配置为独立的文件服务器,可以提供文件级的数据访问。
这种架构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用性,因为可以在网络中添加更多的NAS设备来满足存储需求,而且NAS设备通常具有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
然而,NAS的性能可能受到网络带宽的限制,而且如果网络发生故障,可能会影响到存储设备的访问。
存储区域网络(SAN)是一种通过专用网络连接存储设备的架构。
与NAS不同,SAN提供的是块级的数据访问,这意味着它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延迟。
此外,SAN还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因为可以在网络中添加更多的存储设备,而且SAN通常具有冗余组件,可以防止单点故障。
然而,SAN的实施和维护成本较高,因为需要专门的网络设备和技术知识。
在选择存储架构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性能、可扩展性、可用性、成本和实施复杂性等。
例如,对于需要高性能和可扩展性的大型企业数据中心,可能会选择SAN架构;而对于需要较低成本和易于管理的小型办公环境,可能会选择NAS或DAS架构。
存储区域网络分为哪两种模式
磁盘阵列(RedundantArraysofIndependentDisk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
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SAN(StorageArea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中的一种架构,它将服务器和远程的计算机存储设备(如磁盘阵列、磁带库)连接起来,使得这些存储设备看起来就像是本地一样,SAN是存储虚拟化。
而IP-SAN就是采用iscsi协议构建成的SAN存储区域网络。
i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SCSI:Internet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
iSCSI技术是一种由IBM公司研究开发的,是一个供硬件设备使用的可以在IP协议的上层运行的SCSI指令集,这种指令集合可以实现在IP网络上运行SCSI协议,使其能够在诸如高速千兆以太网上进行路由选择。
iSCSI技术是一种新储存技术,该技术是将现有SCSI接口与以太网络(Ethernet)技术结合,使服务器可与使用IP网络的储存装置互相交换资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