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黑子是什么
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上的临时现象,它们在可见光下呈现比周围区域黑暗的斑点。
它们是由高密度的磁性活动抑制了对流的激烈活动造成的,在表面构成温度降低的区域。
虽然它们的温度仍然大约有3000-4500K,但是与周围5,780K的物质比较之下,使它们清楚的显视为黑点,正因黑体(光球十分近似于黑体)的热强度(I)与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
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
2年,通常群体出现,活跃时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会造成恶劣天气,使气候转冷。
严重时会对各类电子产品和电器造成损害。
太阳黑子(sunspot)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
一般认为,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大约为3000-4500℃。
正因其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000到2000摄氏度(光球层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因此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
太阳黑子很少单独活动,通常是成群出现。
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
2年,活跃时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主要是使地球南北极和赤道的大气环流作经向流动,从而造成恶劣天气,使气候转冷。
严重时会对各类电子产品和电器造成损害。
太阳黑子虽然颜色较"深",但是在观测状况下,与太阳耀斑同样清晰显眼。天文学家把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太阳黑子最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太阳黑子是什么现象图片
日斑[sunspot]即太阳黑子。
在太阳的光球层上,有一些旋涡状的气流,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看起来是黑色的,这些旋涡状气流就是太阳黑子。
黑子本身并不黑,之所以看得黑是因为比起光球来,它的温度要低一、二千度,在更加明亮的光球衬托下,它就成为看起来像是没有什么亮光的、暗黑的黑子了。
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活动现象。
一般认为,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大约为4500摄氏度。
因为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
太阳黑子很少单独活动。
常常成群出现。
黑子是由本影和半影构成的,本影就是特别黑的部分,半影不太黑,是由许多纤维状纹理组成的,具有旋涡状结构。
当大黑子群具有旋涡结构时,就预示着太阳上将有剧烈的变化。
人类发现太阳黑子活动已经有几千年了。
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2年。
届时会对地球的磁场和各类电子产品和电器产生损害。
在开始的4年左右时间里,黑子不断产生,越来越多,活动加剧,在黑子数达到极大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
在随后的7年左右时间里,黑子活动逐渐减弱,黑子也越来越少,黑子数极小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然后顺序排列。
1999年开始为第23周。
太阳耀斑
1859年9月1日,两位英国的天文学家分别用高倍望远镜观察太阳。
他们同时在一大群形态复杂的黑子群附近,看到了一大片明亮的闪光发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片光掠过黑子群,亮度缓慢减弱,直至消失。
这就是太阳上最为强烈的活动现象——耀斑。
由于这次耀斑特别强大,在白光中也可以见到,所以又叫“白光耀斑”。
白光耀斑是极罕见的,它仅仅在太阳活动高峰时才有可能出现。
耀斑一般只存在几分钟,个别耀斑能长达几小时。
在耀斑出现时要释放大量的能量。
一个特大的耀斑释放的总能量高达1026焦耳,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爆炸的总能量。
耀斑是先在日冕低层开始爆发的,后来下降传到色球。
用色球望远镜观测到的是后来的耀斑,或称为次级耀斑。
耀斑按面积分为4级,由1级至4级逐渐增强,小于1级的称亚耀斑。
耀斑的显著特征是辐射的品种繁多,不仅有可见光,还有射电波、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
耀斑向外辐射出的大量紫外线、x射线等,到达地球之后,就会严重干扰电离层对电波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使得部分或全部短波无线电波被吸收掉,短波衰弱甚至完全中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